2017高考二輪復習教案
⑥我國消費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偏低,這不利于國內需求的穩定擴大,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和良性循環。因此,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方面。
⑦擴大消費需求,國家要高度關注影響居民消費的有關因素:a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這是制約居民消費的根本因素。隨著經濟發展、收入增加,居民享受和發展方面的消費就會逐步增加,從而使家庭消費水平由低級向較高的層次遞進發展。因此,要提高居民家庭消費水平,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b收入水平。這對居民消費有著直接的影響,家庭消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提高家庭消費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c物價水平。在居民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物價越高,家庭消費水平越低。因此,控制物價上漲,是維持家庭正常消費的有效途徑。d人口數量。在收入總量和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家庭消費水平與供養人口成反比。因此,抑制人口增長,對于提高居民家庭消費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⑧居民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費,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發展,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關系到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新的消費需求的創造,以及新的市場的開拓。因此,居民消費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與時俱進。如改變落后的消費觀念,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在有償還能力的前提下,適當擴大消費需求,防止消費滯后的現象。
2.對外貿易(外需):
①二戰后世界市場迅速發展,呈現出國際貿易方式多樣化、商品結構復雜化、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化等新的特點。同時,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方興未艾,表現為生產國際化、市場國際化、資金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信息傳播國際化等典型特征。 。考-資。源。網
②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利用壟斷地位,通過不等價交換(即提高發達國家工業制成品的價格、降低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的出口價格而形成的剪刀差)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要進一步推進世界市場的發展,必須反對發達國家利用不等價交換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剝削。
③在世界市場上,由于沒有統一的貨幣,國際貿易需要用外匯支付。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使用外匯必須與本國貨幣折算,這就必然要有匯率。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通常采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量的人民幣。如果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如果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少的人民幣,說明外匯匯率跌落,人民幣升值。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和金融持續穩定發展,而且有利于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穩定發展,從根本上說,也有利于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定發展。外匯儲備是外匯的積累,是一國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我國的外匯儲備包括擁有的外國貨幣、外國政府公債和外國公司債券、股票等。
④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特別需要能夠處理世界經濟事務、協調世界經濟關系的具有權威性的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就是最重要的世界性貿易與金融組織。XX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中國應充分行使權利,勇于利用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則,并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則的制定,努力維護國家利益。1980年5月15日,中國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合法席位,并多次獲得其幫助,促進了國內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