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復習學案
(2)聯系具有客觀性,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眉山地區開拓思路,把當地資源與發展旅游緊密結合,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2、江蘇省某市多年來堅持“以青山綠水為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治市方略,以生態建設帶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該市原有的工業基礎薄弱,如果走傳統的經濟發展道路,不但難以趕上發達地區,而且會造成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市委、市政府經過調查研究、認真分析,認為本地生態環境良好,自然資源豐富,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因此,他們因地制宜從發展生態經濟入手,建設生態經濟示范區。在建設生態建設離不開環境保護和治理,該市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搬遷有色金屬企業,治理老企業污染,從而為生態經濟的良性發展“鋪平道路”。目前,該市境內森林覆蓋率達到57.1%,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成為著名的國家生態經濟示范區。
(1)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分析,該市是怎樣實施“以青山綠水為本,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治市方略的?
(2)從辯證的唯物論角度分析,該市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做法對我們有何啟示?
答:(1)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人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市不沿襲傳統經濟發展道路,也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區做法,而是因地制宜走富有本地特色的發展道路。②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要求人們在工作中把一般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該市在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中,抓好示范,面上推廣點面結合,相互促進。③事物是相互聯系的,要求人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該市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相結合,既講經濟效益也重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每點2分,共6分,若用辯證法其他原理,言之有理也給分)
(2)①要承認自然界(自然規律)的客觀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2分)②在改造自然發展經濟過程中,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要尊重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自然,保護自然,促進自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