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七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考點專項復習
第三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1.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
所謂“總特征”指的就是“基本觀點”。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是物質世界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本質方面,唯物辯證法就是對這兩個本質方面的反映。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
[拓展]矛盾與聯系、發展的關系
(1)三者都是科學地揭示了世界的存在狀態;都是唯物辯證法不可或缺的三個觀點,但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
(2)聯系構成發展,沒有聯系就沒有發展。
(3)矛盾是聯系的根本內容。
(4)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2.聯系的含義。
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1)聯系既包括事物之間的聯系,也包括事物內部的聯系;即外部聯系和內部聯系 。
(2)聯系是不是單向的,而是諸要素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
(3)不能把哲學上的聯系為生活中的“聯系”,二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3. 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聯系的普遍性
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②每一個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③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論:聯系的普遍性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注意】
(1)“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因為聯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2)普遍聯系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具體聯系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二者關系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
(2)聯系的客觀性
原理: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
方法論: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疑點】
為什么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
(1)人為事物的聯系以自在事物的聯系為基礎;
(2)人為事物的聯系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物質性的活動才能形成;
(3)人為事物的聯系形成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
【提示】
聯系的客觀性根源于物質的客觀性,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就是在聯系觀上貫徹了唯物論思想。
【拓展】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把握聯系的客觀性
一方面,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不能隨意創造事物的聯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觀能動性,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互聯網絡等。
不能認為人們建立具體的聯系是對聯系客觀性的否定。人們建立具體的聯系是從聯系的客觀內容和客觀條件出發的,并不是主觀的臆造一些聯系;并且,新的聯系一旦建立,同樣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可見,人們建立具體的聯系,不是對聯系客觀性的否定,而是對它的利用。
(3)聯系具有多樣性。
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