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學案
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一、【了解】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
二、【理解】聯系的含義和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 1、什么是聯系?
2、聯系的普遍性 (1)含義 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 (2)表現(普遍性原理) ①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聯系著(事物之間) ②每一事物內部的各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事物內部) ③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整個世界) (3)聯系普遍性的方法論要求:
【提示】 “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因為聯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體的。 [例1]北極熊變瘦了!科學家說,由亍污染增多,污染物進入北極熊體內使其體型縮小;全球氣候變暖,海洋冰面減少.北極熊要花費更多的能量獵食.這樣就限制了它的生長。下列選項中與“北極熊減肥“現象所蘊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魚聚.木茂鳥集 ②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③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④物我一體,心物一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d.①④ [例2]東西方文化不斷加強交流,這體現了 a.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 b.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c.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d.事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
3、聯系的客觀性 (1)聯系的客觀性原理
【提示】 聯系的客觀性根源于物質的客觀性,堅持聯系的客觀性就是在聯系觀上貫徹了唯物論思想。 (2)聯系客觀性的方法論要求
(3)表現 事物的聯系就其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它們都是客觀的。 區別自在事物的聯系:人類產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種種聯系。 人為事物的聯系:通過人類實踐建立起來的種種聯系。聯系人為事物的聯系以自在事物的聯系為基礎,是自在事物的潛在聯系的顯化和實現。(4)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是無能為力的, 。 【疑點】 為什么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 (1)人為事物的聯系以自在事物的聯系為基礎;(2)人為事物的聯系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物質性的活動才能形成;(3)人為事物的聯系形成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 【拓展】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把握聯系的客觀性 一方面,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不能隨意創造事物的聯系。 另一方面,人有主觀能動性,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互聯網絡等。 [例3]商家越來越注重把傳統文化、洋文化與自己的生意結合起來,根據不同的節日推出不同產品,進行全方位宣傳、策劃,從而把握市場需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 求,掌握銷售主動性。商家行為 a.是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b.通過改變或創造聯系,促進事物發展 c.看到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d.看到了發展與人的活動息息相關 [例4]央行公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標志著中國正式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這可以有效規避美元帶來的匯率波動,也有利于進出口。這表明哲學的道理是 ①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 ② 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 ③ 事物的聯系是人為的 ④ 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例5]中華民族是一個血脈相通的共同體,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在這個大家庭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三個離不開”的思想。 (1)運用《 政治生活》 中所學民族知識,簡要說明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三個離不開”思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