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 學案
2、方法論要求(兩個方面) 第一、 第二、 補充:整體與部分辨證關系的深化:系統觀 (1)含義 系統,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因此,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2)系統的基本特征 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3)方法論要求:系統優化的方法 第一、從認識方面來說,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既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又要把系統和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最終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 第二、從實踐方面來說,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重視整體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使各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力求實現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例10] “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這蘊含的哲理 a.量的積累必定會引起事物的質變 b.局部和整體之間是辯證統一的 c.人的價值主要來自于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 d.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雙方中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 [例11] “一玉口中國, 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歌詞主要體現了 a.整體與局部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b.整體具有局部沒有的功能 c.關鍵的局部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d.重視系統的優化組合 [例12]XX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這對于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促進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優化升級和整體實力的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的生產力布局具有重要意義。這表明 ①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動整體的發展 ②政府運用行政手段對經濟實行調控 ③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④政府努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例13]國務院XX年11月23日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加快發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不僅關系到環渤海地區整體實力的提升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全局,也關系到環渤海和黃河下游生態環境的保護。這體現了 ①事物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②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③部分決定著整體的發展④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事物聯系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例14] 《管子·兵法》上說:“和合故能諧。”就是說,有了和睦、團結,行動就能協調,進而就能達到步調一致。從哲學角度看,“和合故能諧”體現了 a.整體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 b.部分以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具有全新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 d.量變與質變的辯證統一 [例15]國務院公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要提高企業協作配套水平,建立穩定的供應、生產、銷售等協作關系。中小企業的這種“抱團取暖”、聚集發展說明了: a.要立足整體,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 b.局部功能之和必定大于整體功能 c.要搞好局部,推動整體的協調發展 d.整體功能必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例16]《管子·形勢解》說:“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石,故能成其高。”上述材料的哲學寓意是… ①整體離不開部分 ②部分離不開整體 ③實現事物的質變必須經過艱苦的量的積累 ④堅持適度原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