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點專項復習:政治公民與國家的關系
第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絕對的平均主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法律賦予一切人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平均主義則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別,在各方面實行絕對的平等,這種主張是不切實際的。如,憲法規定,不滿18周歲的公民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不等于說符合法定年齡的公民與不足法定年齡的公民之間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參與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為能力。
第三,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反對一切特權。我國憲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這說明,法律面前沒有特殊的公民。官官相護、詢私枉法者最終要受到法律的懲罰。
第四,我國憲法對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規定,是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權利的平等,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不平等。如,由于種種原因,在我國,男女之間、民族之間還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要消滅這種不平等,不僅需要運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質和物質生活水平。
2.如何正確把握我國公民與國家的關系
(1)我國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公民與國家之間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其具體表現為:
第一,由公民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即國家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第二,公民對國家權力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監督權。
第三,公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務,管理社會事務。
(2)我國公民與國家和諧統一關系的具體要求是:
第一,從國家方面看,國家要依法保護公民的政治自由權利和其他權利。其主要表現在:制定法律、法規保護公民權利和制裁懲罰侵害公民權利的行為。
第二,從公民方面看,我國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義務,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堅決同破壞國家利益行為進行斗爭。
第三,從公民與國家雙方來看,都應堅持以下三個原則,即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堅持公民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3)我國公民與國家之所以形成和諧統一的關系,根本原因在于:
我國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國家為人民著想、人民為國家著想這一新型的關系才能得以確立和發展。
●誤區警示
有人認為,義務需要自覺履行,權利可隨意行使。
解析:義務是一種責任,需要公民自覺履行,這是對的,權利作為公民享有的一種利益,可行使,也可放棄,但是絕不可隨意行使,這種觀點割裂了權利與義務的統一,權利的行使必須在尊重他人權利的基礎上認真行使,比如,某人為了追還他人欠自己的債,而采取綁架債務人家屬方式迫使債務人還債,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真題再現
例題 (•全國)某省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和管理辦法規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不得受任何歧視,依法享有公民應有的工作、學習、享受醫療保健和參加社會活動的權利;不得剝奪其子女入托、入學、就業的權利。不能將病人的姓名、地址及有關情況公布和傳播!睆倪@些規定可以看出 ( )
①艾滋病病人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