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生活與消費考點復習導學案2
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帶來文化活力的同時,還導致不同社會群體價值取向、文化選擇的多樣化;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也會反映到人們的精神生活中來,誘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圖、權錢交易、損人利己、欺詐勒索等現象。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考點34: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
①對傳統文化:我們既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其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保持和發揚;對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又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反對“守舊主義、封閉主義”和“文化復古主義”。
②對外來文化:我們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一方面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全盤西化論”。
考點35: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
1)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它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怎樣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①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的性質決定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人類進步、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對社會進步產生巨大作用和深遠影響。
② 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 我們國家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文化建設必然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3)堅持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會妨礙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因為:
① 堅持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同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統一的,同社會主義文化的多樣性是統一的。
②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既要弘揚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樣化。
③ 思想文化越是多樣性,越是需要“主心骨”。
④ 不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文化建設就會混亂、失誤、受挫,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和生命力,社會就會失去共同的思想準則。
考點36: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1)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
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物質文明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政治文明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政治保證,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2)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是: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也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的。
考點37: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
(1)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
原因: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要求: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