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生活與消費考點復習導學案2
②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③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④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國際問題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
(2)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
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構成一個有機整體!
(3)我國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中國外交政策的實踐充分說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國際事務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隨著國際舞臺上肩負的責任日益重要,中國的外交正譜寫著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新篇章!
(4)我國的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堅持 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我們要積極發展對外關系,努力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境。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關系,不斷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我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
第三部分:文化生活
一、文化與生活
(一)文化與社會
考點1:文化的內涵與特點
內涵: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部分。它既不是指廣義的文化,也不是指狹義的文化!
特點:
1)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2)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生活、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培養出來的!
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文化是通過物質活動或物質載體體現出來的!
考點2:文化的形式
由文化表現形式分: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化、藝術等;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考點3:文化的社會作用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②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③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考點4: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① 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經濟決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經濟政治以重大的影響!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獨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終與經濟發展亦步亦趨的!
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產業、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