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復習學案
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有民主監督的職能,但不具有強制性和法律效力。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3、建立政務信息公開制度(陽光工程)
(1) “陽光工程”的實質:政務信息公開。
(2)建立政務信息公開制度的原因
①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②由政府性質決定。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才能更好地捍衛人民的利益,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③政府只有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才能依照法律賦予的權限和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行政。
(3)建立政務信息公開制度的意義
①有利于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眾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
②有利于群眾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4)人民政府制定和發布的文件:一是規范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為;一是保障人民的權益;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政府的權威
1、政府權威的含義
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公信力。
2、政府權威的根本決定因素
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是否具有權威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
3、有權威政府的表現:
(1)有權威的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它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2)有權威的政府是廉潔、高效、團結合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較高的信譽
(3)有權威的政府是講信譽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的自覺認可和擁護,有令必行,有禁則止
(4)有權威的政府對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繁榮都會有積極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4、區別有權威政府和無權威政府的根本標志 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地認可和服從。
5、政府應如何努力樹立自己的權威
(1)通過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決策的科學性、依法行政的態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職責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道德形象等樹立起來的。
(2)樹立政府的權威最根本的是堅持以下三個方面:
①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與人民群眾保持和諧關系。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有良好業績。政府工作人員應成為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腳踏實地不斷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員要重品行、做表率,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他們應該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踐行者。
易錯點:
1、中國共產黨能代替國家行使政府職能。(注意:錯,政黨、社會團體、政協、愛國組織都無權行使或者代替政府行使職能。)
2、政府有管理經濟的職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預經濟活動。(注意:政府不可以直接干預經濟,而是以宏觀調控為主,變直接干預為間接引導。)
我國建設服務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政府建立了行政裁決、行政復議制度和行政訴訟制度,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了法律途徑。(√)
政府依法行政是政府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3、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注意:都是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有聯系,又有區別,兩者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