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識點易錯題復習鞏固
【基本經濟理論部分】
1、使用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
2、使用價值和價值總是統一不可分割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統一的,但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都不能同時占有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
3、價值是交換價值的表現形式,交換價值是價值的基礎。(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
4、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
5、商品、貨幣、價值就其本質來說,都是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互相交換勞動的關系,都代表著一種社會生產關系。(正確)
6、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由通貨膨脹引起的。)
7、等價交換就是指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符合。(等價交換要求交換雙方的商品價值量相等。貨幣出現后,等價交換表現為價格和價值相符,但現實中,等價交換并不存在于每一次交換中。)
8、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9、股份制是私有制經濟的一種形式。(股份制本身屬于資產組織形式,與社會性質無關,目前在我國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10、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按勞分配。)
11、勞動收入就是按勞分配收入。(按勞分配收入一定是勞動收入,而勞動收入則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
12、有市場存在就可以稱作市場經濟。(只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時,才稱為市場經濟。)
13、只要是市場競爭,就可以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競爭也有一定的負效應,也會帶來資源的浪費。)
14、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宏觀調控來實現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通過市場調節來實現的。)
15、宏觀調控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16、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以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為主,發揮宏觀調控的總體功能。(應該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發揮宏觀調控的總體功能。)
17、社會主義經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經濟是指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相對于計劃經濟、主要依靠市場實現資源配置的經濟體制。)
18、市場準入是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開放性是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
19、政府的宏觀調控就是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政府的宏觀調控不等于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生產理論部分】
20、市場主體即盈利性機構。(市場主體除了包括盈利性機構外,還包括政府、學校等非盈利性機構。)
21、股份公司都有股票。(股份有限公司有股票,有限責任公司則沒有。)
22、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注意區分國民經濟的主體、主導與支柱等說法。)
23、生產效率高,經濟效益就好;企業盈利多,經濟效益一定好。(勞動生產率、企業利潤、產值和經濟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關系,還要考慮成本消耗與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