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識點易錯題復習鞏固
44、維護消費者權利與他人、社會無關。(消費者權利的維護,關系到社會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關系到市場經濟規范有序的運行。)
45、外匯儲備越多越好。(過高的外匯儲備不僅會造成經濟資源的閑置,而且會帶來一定的金融風險。)
46、進口越少越好,出口越多越好或“貿易順差越多越好”。(對于進出口的評價,不但要看數量多少,更要看貿易結構及其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
47、進口關稅越高越好,出口關稅越低越好。(從我國當前看,履行入世承諾,要求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而過低的出口關稅,只會進一步加劇外貿環境的惡化。)
48、全球化與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經濟全球化,而多極化格局是國際政治發展的總體趨勢。)
49、外匯就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正確應為“匯率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50、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自力更生才是基本立足點。)
51、傳統的商品貿易和新興的勞務貿易、技術貿易是當今國際貿易的主要內容。(進出口是國際貿易的內容,商品貿易、勞務貿易和技術貿易是國際貿易的范圍或形式。)
52、“三來一補”貿易技術含量低,要調整外貿結構,限制其發展。(“三來一補”有利于發揮我國人力資源的優勢,調整外貿結構,并不意味著簡單地限制和取消上述貿易方式。)
【唯物論】
1、唯物主義是世界觀,辯證法是方法論。(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從不同角度對世界的認識,也都具有方法論的意義。)
2、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3、自然界及其規律是客觀的,社會發展規律與人的思維規律是主觀的。(任何規律就其內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觀的。)
4、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意識的內容是對物質的反映,是客觀的;但在形式上,這種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鏡子等機械過程,具有能動性,是主觀的。)
5、所有正確意識都是相同的。(認識角度、知識構成等差異決定形成的正確意識不盡相同。)
6、意識的反映就是“想”,意識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識的反作用是指意識在實踐過程中的指導作用,而不同于實踐過程本身。)
7、唯物主義是正確的,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唯物主義中的很多分支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
8、規律是永恒不變的。(規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條件的,要在運動中具體地把握規律。)
9、規律有好壞之分。(規律本身是客觀的,無所謂好壞,人們可以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
10、只要實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夠成功。(實事求是有利于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還要看各種主客觀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辯證法】
11、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又是有條件的,聯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12、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因而人們無法改變事物之間的聯系。(人們可以改變事物之間聯系存在的條件,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13、原因和結果可以任意轉化。(轉化是有條件的,原因與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14、只要是先行后續關系就一定是因果聯系。(因果關系不僅具有先行后續的特點,而且具有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