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識點易錯題復習鞏固
24、企業合并的規模越大截止好。(企業合并應以市場運作為基礎,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根本目標,并非越大越好。)
25、除價銷售屬于不正當競爭。(價格競爭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是否為不正當競爭,要具體分析。)
26、國有經濟為主導就是工業為主導。(要注意把不同角度使用的概念區分開:國有經濟為主導是從所有制角度看;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從不同產業的地位看。)
27、調整產業格局就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要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28、平等自愿是訂立勞動合同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平等自愿是訂立勞動的核心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則。)
29、保險作為市場行為,要遵循個人意志,體現等價交換。(要把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區分開來:商業保險遵循個人意志,體現等價交換;社會保險是政府行為,體現國家意志,具有強制性。)
【分配理論部分】
30、社會總產值越多,國民收入越多。(國民收入是凈產值,增加國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在于依靠科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31、決算是國家財政的主要環節。(預算是執行和決算環節的依據,因此預算是財政的主要環節。)
32、財政赤字必然引起通貨膨脹。(財政赤字會導致經濟總量失衡,可能引起通貨膨脹。)
33、財政收入代表國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會總供給的一部分;財政支出會形成貨幣購買力,是社會總需求的一部分。(正確)
34、財政是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因此,財政收入越多越好。(過多的財政收入,會影響企業和個人收入,并最終阻礙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反之亦然。)
35、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和以往稅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有的稅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會主義稅收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勞動人民。)
36、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在我國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不在中國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要注意區分納稅人和征稅對象,所述是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其征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
37、銀行屬于企業(需要結合銀行性質進行具體分析,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屬于金融企業;央行和政策性銀行則不是企業。)
38、所謂“銀行信用”是指銀行要講究信譽。(銀行信用指銀行和客戶間的貨幣借貸關系,也稱為信貸。)
39、儲蓄就是存款儲蓄。(存款儲蓄屬于狹義的儲蓄,廣義的儲蓄還包括購買債券和商業保險、手持現金等形式。)
【交換和消費理論部分】
40、誠實信用是市場交易的靈魂,是衡量市場交易活動是否規范有序的試金石。(正確觀點是“公平是市場交易的靈魂,是衡量市場交易活動是否規范有序的試金石”。)
41、家庭消費按照消費目的,可以分為物質生活消費、精神文化生活消費和勞務消費。(注意分清消費內容和消費目的不同的劃分標準。)
42、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消費可以決定生產。(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
43、擴大內需就是鼓勵超前消費,建設節約社會要求節制消費。(任何時候都應該倡導與國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適度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