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學案與測評復習
a. 認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b. 消除各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是文化交流的終極目標
c.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 發展民族間文化交流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大同社會”
9. 中華文化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民族文化是相通的,這是因為( )
a. 文化具有多樣性
b.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征
c. 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
d.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規律
10. 我國城市建設中“南方北方一個樣,大城小城一個樣,城里城外一個樣”,這種“千城一面”現象( )
a. 體現了當代世界建筑文化的發展趨勢
b. 是批判繼承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結果
c. 不符合人們對城市建筑文化多樣化的需求
d. 符合城市建設統一規劃的需要
11. (•福州模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上海世博為多種“核心價值”的“文明對話”提供了交流的平臺。這啟示我們,推動文化交流必須( )
①吸收和借鑒一切外來文化 ②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
③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 ④推動中外文化實現融合統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 (•東城模擬)XX年6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文
化遺產日”,其主題是“非遺保護,人人參與”。之所
以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 )
①文化遺產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②對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獨特的作用
③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④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3. 報紙、電臺、電視、網絡等文化傳播模式向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變,使信息成為普遍的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這說明( )
a. 大眾傳媒是當前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b. 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c. 大眾傳媒的出現導致舊的傳媒難以發揮作用
d. 大眾傳媒只會促進、不會阻礙社會文化的發展
14. (•湖南師大附中模擬)XX年9月3日晚,“中國文化節”在莫斯科河畔的“中央美術宮”正式拉開帷幕。在俄羅斯舉辦中國文化節( )
①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異 ②能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③有利于使中國文化成為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5. 當前,網絡加快了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傳播速度,擴大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輻射面,增強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文明價值觀的普及力度。網絡之所以會起到這樣的作用,是因為( )
①它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 ②它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③它是文化傳播的唯一手段
④它能迅速匯集各地的信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6. XX年5月21日是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呼吁人們共同致力于倡導和保護世界的文化多樣性,促進對話,為所有人建設可持續的未來。
(1)分析為什么要維護、尊重文化的多樣性。(8分)
(2)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文化交流與合作?(12分)
17. 為把XX年上海世博會辦成一次“成功、精彩、難忘”的盛會,全申城人民都積極投身“迎世博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