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寶雞市高三各科教學質量檢測試卷(二)分析2
2.答題具體情況分析 第1題:以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細胞亞顯微結構的認識及各類細胞結構功能的理解。本題答對率為78.9%。學生錯選“③是該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加工和運輸的場所”這一選項的占13.7%,說明學生對相關細胞器的作用知識記憶不清而失分。 第2題:本題以表格形式展示了教材經典實驗,重點考查學生對經典實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學生錯選“第一組實驗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組實驗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 ,相同情況下培養,實驗結果為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中的氧來源于二氧化碳”選項的占22.2%,說明學生對光合作用的實驗原理理解不到位而失分。 第3題: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現代進化理論基本觀點的理解和應用。學生對新物種形成的條件及共同進化的內容理解錯誤,導致錯選“共同進化僅是指物種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發展和進化”這一選項的占20.4%。 第4題: 本題以概念模型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基因工程、進化、激素調節以及食物鏈等重要概念的剖析和理解。學生錯選“若圖甲表示生物進化圖,則a和b分別代表原材料和自然選擇”這一選項的占41.0%,錯選“若圖乙中b為下丘腦,c是垂體。切斷bc間聯系,對甲狀腺的影響比對胰島的影響更大”的占42.3%,說明學生對生物概念間的關系不清,對模型與知識建構理解還有偏差。 第5題:考查學生對人類遺傳病方式的相關知識理解和綜合推理能力。學生錯選“該病為顯性遺傳”這一選項的占12.2%,錯選“該病為細胞質基因病”的占24.4%,說明學生審題能力差,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欠缺,遺傳特點的相關知識掌握還不夠清楚。 第6題:本題以坐標曲線圖為背景,考查學生對影響酶活性因素知識的理解,同時考查學生獲取信息、轉化信息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本題學生主要的錯誤在于讀圖識圖能力差,不能準確把握溫度與酶活性的關系圖示,沒有理解在低溫和高溫條件下酶活性變化有本質的不同,同時沒有將酶促反應速率與酶活性進行正確對應,學生錯選“圖乙中a點對應的溫度是圖甲的t0”這一選項的占15.4%。 第29題:本題以光合作用為背景考查實驗探究能力,注重考查實驗設計中單一變量的設計和無關變量的控制,對細節要求較高。學生得分率較差,區別度較大,平均得分約為5分左右。答題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包括:第一、學生的語言敘述不嚴密、不規范,在卷面中答非所問,或者表達的語言詞不達意,如(1)中的第二步的保持原大氣co2濃度,錯答為保持co2不變;第二、審題能力差,整合信息的能力不夠,如第(2)問中第②小問測量指標在題中坐標圖中已給出,但很多學生不會答或得出不正確的結論,答不到“氣孔的開度下降”方面,第③小問中應根據題意答成“co2的吸收速率”或“co2吸收量”,而許多學生答成“c3、c5含量變化”;第三、實驗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不到位,如第(1)問中的三、四步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平行可重復原則,才能準確作答:相同適宜條件、相同數量,而學生答成“恒定條件、相同面積、長勢”等。 第30題:以減數分裂、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相關知識為基礎,考查學生識圖、繪圖、實驗探究的綜合能力。答卷主要問題包括:第一、作圖能力差,如第ⅰ題中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圖能全做對的人很少,主要錯誤類型有,①減i后期分裂圖畫成有絲分裂后期,②減i后期染色體分布錯誤,③細胞形態未畫出中央凹陷情況, ④基因標識錯誤,將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標識為等位基因;第二、審題不夠仔細,表述不嚴謹,如第ⅰ題中減數分裂后子細胞的類型表示,正確的應為“abd、abd”或“abd、abd”,學生主要錯誤有,①大多數錯誤將基因型4種同時列出,未說明是一個細胞產生的兩種情況,②將精子基因型寫成精原細胞基因型,③由該精原細胞產生精子基因型的種情況的之間的連接詞為“或” 而部分學生用了“和”,④只寫出一種情況下精子基因型;第三、學生對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原理理解不清,知識混淆,如第ⅱ題中同位素標記噬菌體后的正確答案為“dna是半保留復制”,而有的學生照搬教材上的實驗結論答成:dna是遺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