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2環境問題的表現、分布、成因教學設計
學生閱讀課本。
教師提出問題:環境問題的分布有何特點?城市和鄉村各自面臨什么樣的環境問題?從人類活動的角度解釋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差異?舉例說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面對的環境問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并回答: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環境問題的差異:在城市地區,由于人口多,交通擁擠,工業布局集中,人類的聚居地過分密集,造成污染物集中,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等。在鄉村地區,由于資源的利用方式不當或強度過大,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生態破壞,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鹽堿化、森林減少、水源枯竭、物種減少等。
2.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異:發達國家的環境問題以往主要是環境污染問題,而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更多地表現為生態破壞。當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問題比發達國家更加嚴重、普遍。
教師結合實例并總結:環境問題由局部轉向全球,形成全球化的分布特征。
四、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承轉過渡:環境問題的分布有很大的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學生閱讀教材并回答: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有:
1.人口壓力。
2.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教師啟發引伸:環境問題是伴隨著人口問題、資源問題和發展問題而出現的,這三方面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存在密切聯系的。從總體上講,環境問題的本質就是發展問題,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在發展的過程中解決。
課堂練習:
1.增加綠化面積是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據此回答:
(1)在大城市提倡的營建“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其改善環境的主要作用是( )
a.減少城市的噪聲和光污染 b.減輕熱島效應和美化環境
c.減輕光化學煙霧的污染 d.降低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數量
(2)我國北方一些城市綠化中因使用殺蟲劑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綠化方式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是( )
a.落葉闊葉樹林 b.常綠針葉樹林
c.“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 d.人工草地
答案:(1)b (2)d
2.對全球變暖的趨勢,ipcc(全球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提出了三種不同的預案,其氣溫變化趨勢如右圖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按a預案,全球自xx年起,平均氣溫每xx年將升高約 ℃;至21xx年,按b預案和c預案,全球平均氣溫將比a預案分別低 ℃和 ℃。
(2)用直線將三種預案與其相應的能源消費結構連接起來。
a預案 天然氣廣泛取代煤
b預案 維持能源消費結構的現狀
c預案 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氣等
(3)簡述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主要影響。
答案:(1)0.30~0.32;1.1~1.5;1.6~2
(2)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和干濕狀況的變化。
板書設計
一、人類與環境
二、環境問題的表現
1.環境污染
2.生態破壞
表格填寫
大氣環境問題
原 因
影 響
全球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