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發展中國家
國內生產總值 簡稱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綜合反映一國或地區生產水平最基礎的總量指標。
一、海灣國家
教學重點:
l 海灣國家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發展民族經濟所走的道路,即海灣國家從以石油為主的單一經濟向經濟多樣化的發展過程。
教學難點:
l 如何使學生理解發展中國家僅以資源出口為經濟支柱,不發展其他民居經濟,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是有難度的。
教學方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1課時
導入:海灣國家?(西亞的波斯灣沿岸國家,國際上通常稱之為海灣國家。)
西亞近代發展簡述 西亞是人類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公元前3 0xx年前興起,西亞地區內先后出現了一批強盛的奴隸制或封建制國家,如巴比倫王國、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均對世界歷史產生過巨大影響。
自16世紀起,歐洲列強開始對東方的侵略擴張,處于重要地理位置的西亞成了英、俄、法、德諸國競相爭奪的目標。蘇伊士運河開通后,英、法在西亞陸續霸占了大片殖民地,土耳其和伊朗也成為了半殖民地。1919年和1921年,阿富汗和伊拉克首先獨立,其他各殖民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也陸續獨立。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仍力圖控制地理位置重要及石油資源豐富的西亞,它們的滲透和爭奪,同由于本身地區種種歷史和社會因素形成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得西亞的局勢長期動蕩,并多次燃起戰火,不僅給當地人民帶來災難,對整個國際局勢也有很大影響。
石油資源豐富 石油工業 出口石油
三洲五海之地 與石油相關產業
淡水等資源貧乏 海水淡化 積累資金
經濟多樣化 教育
1. 海灣國家的地理位置
閱讀p55“海灣地區石油分布示意圖”,找出西亞地處哪三洲五海之間?(三洲:亞洲、歐洲、非洲;五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和紅海。)指出海灣地區主要產油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卡塔爾和巴林等。)說明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世界油閥”)
2. 海灣地區石油資源在世界中優勢
西亞全區石油總儲量的98%以上都集中在波斯灣及其周圍約100萬平方千米的范圍內,有“世界油極”之稱。由于西亞油田具有規模大、地質條件好、油質好、運輸方便、易于開采,使得石油的生產成本遠遠低于世界其他地區,加之大型和巨型油輪相繼出現,顯著降低了海上石油運費,海灣地區石油產量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70年代已占世界總產量的1/3以上。西亞地區的石油產量自1953年超過拉丁美洲,1965年又超過美國,此后一直高居世界首位。
讀地圖冊p22“世界石油資源分布圖”,查找主要石油運輸路線所經過的海灣、海峽、海域、大洋及運河?(分組查找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地區和國家、石油主要出口國、石油進口國或地區,及主要運輸路線經過的地方。)
3. 由單一的石油經濟向經濟多樣化轉變
西亞的石油輸出國指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阿曼這8個波斯灣沿岸國家。
從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來看,8國經濟均以石油業為命脈,建筑業、運輸業、制造業和商業等其他經濟部門在很大程度上都以石油業為存在的基礎。國民經濟結構之單一在世界范圍內也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