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學設計
實質
效果
范圍
板書:b.漂白性
講解:由于二氧化硫可使品紅褪色,我們經常使用品紅溶液來檢驗二氧化硫的存在。工業上就常用二氧化硫來漂白紙漿、毛、草帽等。由于二氧化硫的漂白是暫時性的,所以這類草帽、紙久置后會恢復原來的顏色。
展示一張長期放置與空氣中發黃的紙和一張剛印刷的紙。
一些不法廠家非法使用二氧化硫來漂白食物,食用這些食品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
填表
培養學生對比總結能力
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渡:在初中我們學過,如果將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試液中會看到什么現象?加熱后呢?如果換成二氧化硫呢?我們來研究一下。
實驗: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試液中,然后加熱。
提問:為什么?
引導:紅色不能變回紫色說明什么?
什么酸?
能不能是亞硫酸?
結論:亞硫酸被氧化成硫酸
分析:為什么?看硫的化合價
結論: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它可被高錳酸鉀、氯水、溴水等氧化
板書:c. 氧化性、還原性
回答:變紅,加熱變會紫色
現象:紅色不會變回紫色
有酸存在
亞硫酸 硫酸
不能,分解
硫處與+4價,即可升高又可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對比舊知識,探究新知識。培養學生找共性,分特性的學科思維。
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小結: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b.漂白性
c. 氧化性、還原性
探究討論:現有兩支試管,分別收集有so2和co2兩種氣體,有哪些方法可以鑒別?
學生分組討論
匯報結果,點評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學以致用。
課后思考:現有火柴若干、kmno4溶液,燒杯(或試管)、木條、玻璃片、細線,請選用上述試劑和儀器設計實驗驗證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注意考慮實驗的可操作性。提示:火柴頭中含有硫單質)
培養學生實驗設計能力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二氧化硫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a.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b. 漂白性
c. 氧化性、還原性
五、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圖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實驗設計特別是知識點的安排和過渡上比較自然,整堂課較好的聯系了生活實際,學生活動較多,較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課堂。在二氧化硫氧化性和還原性的過渡中比較巧妙,聯系初中所學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試液中然后加熱的現象,學生容易回想起來,以此對比二氧化硫,引導學生探究,培養了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略相同性質、抓特性的學科思維。在教學中注重及時鞏固知識,給學生開放性問題思考,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