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
強大的軍事優勢:為了爭奪殖民霸主,l7世紀下半葉經過三次英荷戰爭,摧毀了荷蘭的殖民優勢。l8世紀,英法在歐洲發生多次戰爭,通過七年戰爭擊敗了法國,英國由此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地位。
地理位置的優勢:英國是一島國,地處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貿易中心,便于經濟貿易和海外冒險;有較強的海洋意識和海上優勢。
三、殖民擴張和掠奪的影響
1.到18世紀,歐洲的殖民和海外貿易活動推動了 的擴展。北美、 都卷入了世界市場。歐洲內地和 內地也越來越多的成為世界市場而生產商品。
2.世界市場的 也發生重大變化。到18世紀,大西洋 突飛猛進,成為世界貿易的 ,不僅把歐、亞、非、美的 聯系起來,而且促進了歐洲,尤其是 制造業的發展。
【思維拓展】
1. 資本原始積累
是指通過暴力使直接生產者與生產資料分離,由此使貨幣財富迅速集中于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進程。因為這一過程發生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之前,又主要依賴暴力手段,不同于資本主義條件下通過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的積累,故稱為“原始積累”。它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起點。對農民土地的剝奪是整個原始積累過程的基礎。這種剝奪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方式,但最典型的是英國的“圈地運動”,新興資產階級還通過使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殺戮土著居民,搶劫金銀財寶,販賣奴隸等,進行商業戰爭,為資本主義聚斂大量貨幣資本。所有這一切,都是通過暴力來實現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2.英國殖民者對華侵略的三個歷史階段:凱覦、鴉片、炮艦
英殖民主義者對中國的侵略與掠奪大體可劃分為殖民探險、殖民貿易和殖民侵略三個歷史階段。
①英國殖民主義者對中國的殖民探險:凱覦
16世紀中葉,當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擴張活動伊始,就把中國作為其首要獵取的目標之一。為尋找航抵中國的通道,它們展開一次又一次驚心動魄的探險活動,終于,1591年詹姆斯·蘭開斯特對遠東的探險活動取得成功,16xx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使英殖民主義者在遠東立足,打入中國的宿愿由此也開始成為現實。
②自17世紀起經過200多年的鴉片走私貿易,英國殖民主義者決定用槍炮打開中國大門:鴉片
1773年,英國殖民主義者在長達200余年的對華貿易過程中,終于找到了搜刮中國財富的途徑——鴉片。然而清政府仍在實行的閉關政策使英國商人難以合法自由的進入中國市場。利欲熏心的殖民主義者遂求助于武力,希望英政府用戰爭打開中國的大門。對華戰爭英國殖民主義者可以說是蓄謀已久,
因此,1840~1842年英對中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英伙同法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此后英在中國西藏、云南、廣西等邊疆地區不斷進行的武力騷擾決非偶然,乃是英國殖民主義者對華蓄謀已久的既定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