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 歐洲的殖民擴張與掠奪
③英國殖民主義者對華的全面侵略:炮艦
英國殖民主義者用戰爭打開中國大門之后,進入了對華實施全面殖民侵略的時期,侵略方式是通過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的條約來實現的。在政治上主要表為在對中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嚴重破壞。在經濟上波及中國關稅、鐵路、礦山等最重要的一些部門,使中國民族經濟蒙受慘重的打擊。
英殖民主義者上述之所為,還只是殖民主義國家在中國侵略擴張的一個縮影,殖民主義給中國造成的全部屈辱和災難簡直是數不勝數。
【走進高考】
例1.(xx年廣東理基,66)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國過程中,英國于17世紀擊敗的主要對手是
a.法國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蘭
解析:d.注意時間為“17世紀”。 17世紀因英國頒布《航海條例》爆發了三次英荷(蘭)戰爭,結果荷蘭戰敗。
例2. (xx年廣東文基,31)17世紀,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是
a.阿姆斯特丹 b.倫敦 c.威尼斯 d.巴黎
解析:a 考查基礎知識,17世紀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例3.(xx年廣東單科,18)18世紀,西方人所謂的“烏木”買賣成為英國工業革命重要的資本積累方式。“烏木”是
a.在亞洲掠奪的檀香木 b.對非洲黑人的蔑稱
c.在殖民地掠奪的煤炭 d.對美洲棉花的反稱
解析:b 黑奴貿易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方式。聯系書本的三角貿易圖。
例4.(上海文綜)下表反映1500-18xx年間歐洲主要國家商船抵達亞洲的數量。結合所學知識和表格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國家
數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xx年
1701—18xx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蘭
65
1770
2950
英格蘭
—
811
1865
歐洲合計
770
3161
6661
——安格森.麥迪生:《世界經濟千年史》
a.16世紀后來荷蘭抵達亞洲的商船數量最多,被稱為“海上的馬車夫”
b.17到18世紀荷蘭抵達亞洲的商船數量增長率高于英格蘭
c.18世紀葡萄牙抵達亞洲的商船數量減少,轉而致力于開辟新航路
d.18世紀英格蘭抵達亞洲的商船數量增長迅速,有成為海上霸主之勢
解析:d 16世紀達到亞洲的商船,數量最多的是葡萄牙而不是荷蘭,故a項錯誤。17—18世紀到達亞洲商船增長率最高的是英格蘭,故b項錯誤。18世紀時,新航路早已開辟,故c項說法錯誤。正確選項為d。
例4.(08江蘇,14)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15xx年至1763年的這些歲月是全球開始統一的時期,是從15xx年以前時代的地區孤立主義到19世紀歐洲的世界霸權的過渡時期。”不能佐證這一觀戰的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歐洲國家的對外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