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教案
師:看了上面四幅圖片,同學們對舊中國的外交有何認識?
生:討論發言。
師總結:同學們剛才的回答很好,舊中國實行的是屈辱的外交,那么新中國實行了什么樣的外交政策,取得的哪些成就呢?學習了今天的內容,我們就會對這些問題有了明確的答案。
[多維互動 主題探究]
主題探究一:建國初期的外交形勢師: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面臨著什么樣的國際環境呢?(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討論新中國外交的有利條件、不利條件和國際關系最突出的特點。)生:回答略。師總結同時多媒體展示要點: 有利形勢: 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削弱歐亞人民民主國家的出現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不利形勢: 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充滿敵意美國對新中國封鎖、孤立、包圍特點: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師:新中國就是在這樣復雜的國際環境中開展自己的外交活動。為了維護中國的主權和尊嚴,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新中國制定了什么樣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針?主題探究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高考資源網(多媒體展示)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
。------《共同綱領》
材料二: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毛澤東的聲明 思考:上述兩則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國外交原則是什么?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正如同學們所說的新中國在開展外交時,始終堅持維護國家獨立、自由、領土主權完整以及世界和平的原則。這種原則,我們稱之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則。建國初期這種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則具體表現為哪些基本的方針呢?這些方針實行又有什么意義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思考討論。
內容
含義
意義
“另起爐灶” 不承認舊的屈辱外交關系,而在新的基礎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關系。
使我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國際交往中獨立自主。
“打掃干凈
屋子再請客”
先消除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一切特權,再考慮與西方國家建交。
鞏固了新中國的獨立與主權,奠定了與世界各國建立平等互利外交關系的基礎。
“一邊倒”
堅定不移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在國際交往中不致處于孤立地位。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師總結,并用多媒體展示要點: 師:對于新中國成立伊始究竟應當走什么外交路線個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我國政府應當一邊倒,也有人認為應當在美蘇兩大陣營之間走中間路線,你同意哪一種,談談你的看法? 生:分組辯論:師:在這種外交政策方針的指引下,外交戰線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展了哪些外交活動?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外交成就?生:通過閱讀課文總結、回答。由此進入主題探究三。主題探究三:建國初期的外交成就
1、同蘇聯等17國建立友好關系
師:多媒體展示中蘇建交的圖片、錄像。
生:概括中蘇建交的概況。師:中蘇建交后雙方又簽訂中蘇友好條約。那么它與舊中國簽訂的不等條約有什么不同呢?請大家來看兩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