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10課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片面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是指一國在通商、航海、稅收及公民的法律地位方面給予另一國享受現時或將來所給予的任何第三國同樣的一切優惠、特權等待遇。通常通過簽訂商務條約由締約國雙方相互給予,這是發展國際間正常貿易、消除貿易歧視的一種手段。但近代中國與外國所簽訂的條約,往往只片面規定該締約外國享有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并無對等的權利,故稱“片面最惠國待遇”。它充分體現了條約的不平等性。清朝官員對最惠國待遇不知是雙方共同享有的。
4.戰后的中國:
①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中國開始成為領土和主權不完整的半獨立國家;②傳統的朝貢體制被打破,被迫與英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什么是朝貢體制?是古代中國與外國的外交中的一種制度,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觀念在對外關系上的表現。即:要求承認中國的“天子”凌駕于全世界其他統治者之上,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外國的君主以兩種“象征性的”方式表示他們接受這一要求:向中國天子進貢,并且行叩頭之禮。)③中國從此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成為資本主義的原料供應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思考:中英兩國之間的鴉片戰爭,英國遠道而來,中國在本土作戰,為什么中國戰敗?請結合課后的“解析與探究”來分析中國戰敗的原因?
英國綜合國力強大――客觀原因。鴉片戰爭時,英國已完成工業革命,處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生產力發達,制度先進,軍備優良,戰爭準備充分。
主觀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國處于封建社會末期,政治腐敗、軍備廢弛、經濟落后等。
根本原因――中國腐朽沒落的封建社會無法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教訓:封閉導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思變,思變才能崛起!
5. 中國軍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事跡
(1)人民自發抗英:1841年廣州北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 (2)愛國將領英勇抗擊、壯烈捐軀:
陳連升(土家族)、定海三總兵(葛云飛、鄭國鴻、王錫朋)、裕謙(蒙古族)、陳化成、海齡(滿族)
(3)清政府:組織抵抗不力,屈辱求和。
[板書]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
1. 原因: 思考: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繼續:①從背景及西方列強的根本目的看,都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②從戰爭的手段看,侵略者都是憑借堅船利炮進行武力征服,戰爭過程也非常相似。③從戰爭的結果看,清政府都被打敗,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喪失了種種主權。④從戰爭的發動者看,以英國為主。
擴大:①從原因上看,鴉片戰爭后,英法等國不滿足已得到的侵略權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②從影響和后果上看,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可見,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