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③亞太經合組織建立表明世界開始出現多極化趨勢 ④蘇聯解體后形成多個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對穩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安慶)觀察漫畫《布什的進攻》。它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法德俄保護伊拉克 b.歐洲國家走向聯合
c.美國推行單邊主義 d.美歐關系日趨緊張
13.(福建上航三校聯考)有美國學者認為,世界政治格局“現在是,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仍將是一個1+x的世界,也就是一個超級大國加若干個大國的世界”。對“1+x ”中“x”的分析理解錯誤的是
a.是一個常數 b.目前尚不能確定x的值
c.是一個動態的數值 d.數值不會很大,有一個大致范圍
14.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這些事倩(東歐劇變)來得雖然很突然,但都有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錢其琛回答《世界知識》記者問題時的發言
材料二 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材料三 國際形勢的變化怎么看?舊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經定了?……現在舊的格局在改變中,但實際上并沒有結束,新的格局還沒有形成。和平與發展兩大問題,和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發展問題更加嚴重。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請回答:
⑴錢其琛外長所說的“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是什么?
⑵上述材料中“國際形勢的變化”的含義是什么?指出變化的原因及當前國際形勢的突出特點?
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參考答案
高考真題
1——7 dabdd ca
鞏固練習
1——10 bacbd dabdd
11——13 cca
14:
(1) 其一,各國內部原因。二戰后,蘇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計劃經濟體制成為東歐各國效仿的準則和法度。東歐各國雖進行過經濟方面的改革,但大多未能突破這種經濟模式,收效不大,經濟發展緩慢。在政治上,官僚主義滋生,民主和法制遭到嚴重破壞,特權和腐敗現象出現。這些都使東歐各國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低落。致使國內的反對派日益獲取相當數量的群眾支持并最終以大選的形式獲取政權。
(2) 其二,蘇聯因素。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放松了對東歐的控制,其“新思維”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
(3) 其三,西方因素。“和平演變”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項長期的基本戰略。在東歐劇變過程中,西方國家進一步協調行動,利用各種傳媒,宣揚西方價值觀念,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利用貸款、技術和貿易援助,誘使和彈壓東歐國家向西方靠攏;利用“人權”問題進行內政干涉,扶植支持東歐國家內部反對勢力,通過這些手段直接干預了事態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