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課程標準】
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
【課標解讀】
應掌握十月革命發(fā)生的背景(即二月革命前后的俄國狀況)、過程、綱領、結果、革命措施、意義。
【考試大綱】
俄國十月革命
【知識梳理】
社會主義從理想到現(xiàn)實——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一、歷史條件
1.客觀:
①物質條件:19世紀60年代改革,推進 ,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②社會背景:由于改革不徹底,政治上保留了 ,存在著大量 殘余,嚴重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社會矛盾尖銳。
③現(xiàn)實原因: 使沙皇俄國的落后與腐朽充分暴露了出來,加深了人民群眾的痛苦和不滿,激化了社會矛盾,推動了革命。
請思考1:“相對落后”這一基本國情對俄國革命產生了什么影響?
2.主觀條件:無產階級及其政黨成熟,革命力量強大。
3.準備: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 工人起義,推翻 王朝,資產階級建立起臨時政府。
②《四月提綱》:二月革命未能滿足群眾的要求,戰(zhàn)爭繼續(xù),形勢危急,關鍵時刻列寧發(fā)表《 》,即《四月提綱》,指出俄國形勢需要 ,實現(xiàn)社會主義革命,通過 去實現(xiàn) 。它成為 的綱領,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
二、過程
1.十月革命:1917年7月,布爾什維克黨確定 的方針,11月,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義,推翻 政府,取得起義勝利。
2.建立政權:
①人民委員會成立: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成立新政府,宣布一切權力歸 ,通過了《 》和《 》。批準了新政府--- 的組成,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