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最根本在于,東歐國家照搬蘇聯經驗,沒有從本國實際出發摸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2)含義是指世界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原因:兩極格局解體后,國際經濟政治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特點:世界出現了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總趨勢走向緩和。
第27課 世紀之交的世界格局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其教育對象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各種興趣愛好的生命群體。有時,一句通俗實在的話,可能會成為一個學生一生追求的目標;一番人情入理的個別交談,或許能攻克一個多年不化的"頑石";一個不經意...
專題九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課標要求:(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認識美蘇“冷戰”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關系發展的影響。(2)簡述歐洲共同體的形成、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中國的振興以及不結盟運動的興起,了解世界...
第19課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課程標準】概述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史實,認識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歷史意義!菊n標解讀】應掌握十月革命發生的背景(即二月革命前后的俄國狀況)、過程、綱領、結果、革命措施、意義。...
走自己的路──【教學準備】課前搜集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而進行不懈斗爭的史實;搜集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的有關資料!菊n堂實錄】師: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在爭取民族獨立問題上曾進行過艱苦卓絕的斗爭,走過了曲折的道...
第26課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課程標準】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探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菊n標解讀】把握經濟全球化的原因、過程、影響與問題,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同時注意把握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第9課 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課程標準】了解兩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史實,探討其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課標解讀】兩次工業革命:應該掌握兩次工業革命發生的原因、條件、主要成就、時代特征、工廠制度、世界市場的形成等影響。...
教學設計方案社會主義運動新發展和列寧主義的誕生重點:19世紀晚期歐美的工人運動;第二國際的建立;列寧主義的誕生難點:第二國際與第一國際的異同及產生不同點的原因教學過程:一、19世紀晚期歐美的工人運動在課前(最好提前一個星期)...
重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后果。難點: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教學手段:運用flash動畫、與本節課相關的視頻資料;以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簡要介紹14、15世紀西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情況,由此導入新課。...
第12課 破解生命起源之謎學案導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識點:基督教的神創說:世界萬物包括人都是上帝創造的;施萊登、施旺提出和確立細胞和細胞學說,拉馬克的進化論觀點;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1871年發表《人類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