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二戰后的社會主義國家 ,示例
“四五”計劃完成時,蘇聯的國民收入比戰前的1940年增加了64%,人民的實際收入增加。國家三次降低日用品的零售價格,在城市修建了1億平方米的住宅,農村修建住宅270萬幢,居民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教育、文化、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的發展。
總之,戰后初期的蘇聯,在西方帝國主義遏制、封鎖的情況下,取得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成就,增強了國力,增強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吸引力,對戰后歐亞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那么,歐亞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是如何誕生的呢?
二、歐亞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的誕生
1.原因
(提示學生看課文,并提問:“二戰后歐亞出現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基礎上,予以歸納、概括)誕生的原因可以從外因和內因兩方面來分析,先談談外因。
①蘇聯的巨大影響
②帝國主義力量的嚴重削弱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嚴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力量。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囂張一時的德、意、日法西斯被徹底打垮。第二,英、法等國家由于戰爭的破壞而實力大減。第三,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美國雖然例外,其實力大大增長,但從整體看,帝國主義的實力是相對下降了。從各國內部原因看,則是各國人民民主力量日益壯大。
③各國人民力量的日益壯大
戰爭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各國人民經受了鍛煉,提高了覺悟,建立了武裝,民主和進步的力量大大增強。
2.概況
運用多媒體展示《1949年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圖》,看圖講述,每講一個國家,就在該國地理位置上用紅色覆蓋,增強學生的時空概念和直觀感受。
①依靠本國自己的力量:中、越、南、阿
②得到蘇軍配合和幫助:羅、保、匈、捷、波、民主德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二戰爆發前,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吞并。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在蘇軍幫助下獲得解放,第二年成立了以共產黨領導人哥特瓦爾德為總理的聯合政府。1948年反動勢力策劃了“二月事件”,制造“政府危機”,準備發動暴亂。很快,他們的陰謀被粉碎,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權得到鞏固。波蘭在大戰初期被德國占領,波蘭政府流亡倫敦。1944年7月,蘇軍攻入波蘭,波蘭工人黨聯合國內抵抗力量成立了臨時政府。1945年組成了以臨時政府為基礎,包括流亡政府代表在內的民族統一政府。在1947年的制憲議會選舉中,以波蘭工人黨為首的民主黨派聯盟獲勝,成立了波蘭人民共和國。
二戰后,根據盟國協議,德國及其首都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實行軍事管制。1949年,在美、英、法三個占領區合并的基礎上,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首都波恩。隨后,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
而在亞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以北緯38度線為界,蘇軍進駐朝鮮北部,美軍進駐朝鮮南部。1948年8月,南半部宣布成立大韓民國,簡稱韓國或南韓。9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北半部成立,簡稱北朝鮮,金日成任內閣首相。
這樣,到1949年10月,在歐亞共建立了12個(包括蒙古)人民民主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把民族解放斗爭發展為人民民主革命,并取得勝利。這些人民民主國家是過渡時期的國家,因為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發展前途必然是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