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展
a.“大躍進”時期 b.人民公社化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8.(xx年江蘇卷)下列史實的先后順序是①“一五”計劃的完成②中國代表團出席萬隆會議③中共“八大”召開④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9.(02蘇粵18)下列各項,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初步基礎的是
a.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建立 b.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
c.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d.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10. 張藝謀的電影《活著》中有一個場景:小孩找出他父親的鐵皮箱要交給街道干部用來煉鋼。這個場景應該發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間 b.“大躍進”時期
c.土地改革時期 d.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1.(04遼寧廣東10)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鋼鐵、汽車、飛機等重要建設項目的完成,標志著
a. 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的初步奠定 b.“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取得成效
c. 提前完成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規定的任務d.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12.1958年10月28日,山東范縣縣委書記作報告:“人人進入新樂園,吃喝穿用不要錢;雞鴨魚肉味道鮮,頓頓可吃四個盤;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樣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說天堂好,天堂不如新樂園。”這一現象產生的影響是
a.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b.調動了農民積極性
c.出現了農村城鎮化趨勢 d.破壞了農村生產力
13.(全國文綜一)圖六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間我國:
a. 煤炭生產的基本狀況 b. 糧食生產的基本狀況
c. 鋼鐵生產的基本狀況 d. 石油生產的就本狀況
14.(山東文綜)1964年,周恩來與美國作家斯諾交談時說:“過去xx年中有些事情我們是做對了,但我們也做了一些錯事!挥懈矣诔姓J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我們才能改正它們。”針對50年代末經濟建設中的“缺點和錯誤”,黨和政府的糾正措施是
a.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正確分析我國社會主要矛盾
c.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 d.提出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
15.(廣東理科基礎)“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畝產一萬多斤的高產‘衛星’,從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騰空而起!边@則報道可能發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