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展
解析:a.據題干中“農民”圖片注釋“1953年”,
可排除b(發生于城市)、c(發生于1958年)、d
(發生于1978年)。
例4.(08上海歷史,a組14)右圖是一份地方報刊的號外,它說明當時的社會
a.注重科學,實事求是 b.忽視工業,片面發展
c.思想解放,決策民主 d.急于求成,左傾浮夸
解析:d. 從圖中的文字和數字可以看出,它反
映的是1958年大躍進的有關內容,而“大躍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嚴重的“左”傾錯誤,它犯的主要是速度問題上的錯誤,因此d項正確反映了圖片的信息,是正確答案。
例5.(xx年廣東單科,28)(12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1958年5月,毛澤東發表講話說:“我們……是先生教出來的學生,應當高明些,后來者居上嘛!我看我們的共產主義,可能比蘇聯提前到來。”
——轉引自沈志華等《戰后中蘇關系若干問題研究》
問題:
(1)在向“先生”學習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探索了一條怎樣的中國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國取得了哪些建設成就?(5分)
(2)為了“后來者居上”,毛澤東發動了哪些運動?這些運動出現嚴重失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對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有何歷史意義?(4分)
解析:
本題以建國后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進行命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建國后的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解和把握,題目難度不大,但對教材的熟練程度是解答的關鍵。第⑴問“道路”的歸納應把當時新中國的探索與建設結合起來分析,明確其是在學習借鑒的基礎上與中國國情結合的產物,而“建設成就”主要應該結合所學知識總結概括;第⑵問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概括即可;第⑶問也是依據教材進行概括。
答案:
(1)① 在向“先生”學習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探索了的中國式革命道路是:以農村包圍城市,走一條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這是由中國國情決定的。② 1958年前,新中國取得了的建設成就有:一五計劃時期工礦業建設成就尤為突出,主要有鞍山鋼鐵3大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為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2)① 為了“后來者居上”,毛澤東發動的運動有: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文化大革命運動。② 運動出現嚴重失誤的主要原因:主觀上急于求成,客觀上脫離實際,犯了“左”傾錯誤。
(3)歷史意義: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提出,指導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路。② 解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③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指明了方向。④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一國兩制理論,是解決我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統一問題的根本指導。
【課時訓練】
一、單選題:
1.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萬人冒雨集會,副市長興奮地宣告:“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這一偉大勝利是我們人民的勝利。”他如此激動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