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曲折發展
a.工商業改造 b.統購統銷 c.“一五”計劃 d.土地改革
2. (xx年全國高考廣東卷9)“腳踏黃河水倒流,搬來泰山做枕頭;決心苦戰十五年,趕上英國不發愁”。這首新民歌創作的時代背景是
a.延安大生產運動 b.農業合作社高潮中學歷史教學園地
c.“大躍進”運動 d.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3.右圖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歷史事件有關的是:
a.建國初期的增產節約運動 b.“一五”計劃建設
c.“大躍進”運動 d.大生產運動
4.通過右圖可以得到的信息是:①對國情認識不足,夸大了主觀能動性 ②以高指標為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 ③建設社會主義急于求成 ④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 某地一大宅院門的灰墻上一副墨字對聯依稀可辯:“放開肚皮吃飽飯,鼓足干勁搞生產”,橫批是“多快好省”。這幅對聯最早應該書寫于
a.20世紀50年代末 b.20世紀60年代末
c.20世紀70年代初 d.20世紀70年代末
6.口號代表一種精神、一種希望,會使人振奮。下列口號在中國歷史出現的先后順序是①“實業救國”②“民主科學”③“自強”“求富”④“超英趕美”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7.右邊“摘棉花”的漫畫反映的現象,最有可能發生
a.“大躍進”時期 b.人民公社化時期 c.文化大革命時期 d.改革開放時期
8.(xx年江蘇卷)下列史實的先后順序是①“一五”計劃的完成②中國代表團出席萬隆會議③中共“八大”召開④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9.(02蘇粵18)下列各項,為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初步基礎的是
a.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建立 b.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