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第一章第四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列強向中國走私鴉片、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販賣華工;列強在中國辦洋行、開銀行,經營輪船公司、設工廠,進行早期資本輸出。
2.能力培養
分析19世紀中期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的情況,找出特點,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問題的能力。
3.思想認識
(1)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及進行早期資本輸出,加速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列強不顧西方法律不許販賣人口的規定,誘騙掠拐大量華工,販賣到海外充當勞動力,實質上是奴隸貿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難點:列強經濟侵略對中國的影響。
課前準備
教師:本節基本為講述課,為本學期研究性學習做準備,結合天津近代成為口岸城市列強對天津早期經濟侵略的情況,參考書目:《天津租界》、《天津的五大道》等。
學生:布置學生小結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中有關經濟侵略方面的條款,并總結其特點。
查詢有關資料作為教材補充。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說明】
本節內容理論性較強,是對本章前幾節有關列強經濟侵略的內容在理論上的小結。
和學生一起復習有關西方列強在19世紀中期,即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內容,導出西方列強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對中國侵略的特點,主要是商品輸出。
本節所列取得海關管理權,走私鴉片,掠奪勞動力,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早期資本輸出等密切相關,反映資本主義階段,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的特點。
結合天津地方史,簡介這一時期列強對天津的經濟侵略的情況,為研究性學習的活動做準備。
【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1.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英國用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問:在《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有關英國在經濟上侵略我國的條款,主要有哪些?
○答:賠款2100萬銀元(直接掠奪)
五口通商 便于資本主義勢力入侵
協定關稅 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提供條件
片面最惠國待遇
等等
●問:英國工業革命后,對外侵略特點是什么?
○答:商品輸出。
●問:以上條款中最能反映英國工業革命后,對外侵略特點的是什么?
○答:協定關稅。(最直接最有利打入中國市場)
【新課教學】
一、列強攫取中國海關管理權
1.從關稅協定到奪取海關管理權。
原因
海關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
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為進一步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攫取海關管理權成為重要目標。
過程
①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協定關稅,中國開始喪失了關稅自主權。
②1853年,上海小刀會起義,占領了上海縣城,清朝海關監督吳健璋逃跑,海關業務癱瘓,駐上海的英、法、美三國領事,趁機派兵侵占了設在上海租界內的中國海關,奪取上海海關的管理權,他們迫使上海官吏接受英法美三國領事各派一個稅務司管理上海海關,實行領事代征制。小刀會起義被鎮壓后,外國侵略者強迫中國官吏簽訂《上海海關征稅規則》,建立稅務管理委員會,外國委員處于多數。上海海關成為中國第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教材小字部分也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