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開辟新航路》教案及課件
(幻燈片)
是怎樣的無形之手推動著迪亞斯一行人去冒險?
面對著浩瀚的大海,他們的觀點發生了激烈的碰撞。
請為航海家和他的船員設計一幕對話,合理大膽假設當時的情景。
(這一活動的設計除了可以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以外,還可以培養學生地團隊協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知歷史、感悟歷史。在角色扮演中,面對與歷史人物相同的問題和抉擇,學生需要先了解他們所處地時代和社會環境,能夠了解洞悉不同地歷史人物及其動機,思考可能出現地多樣性地結局,也就有助于認識歷史發展的過程,并能從自己扮演的角色出發,思考社會問題,領悟不同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生:討論,合作表演。
師:為什么人們要冒險尋找黃金?
生:15xx年左右歐洲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師:在商品經濟日益發展的社會中,擁有黃金意味著什么?
生:封建貴族用貨幣購買奢侈品,農民用貨幣交納地租,商人和工場主需要更多的貨幣擴大經營。貨幣成為普遍的交換手段,金幣則是是當時的重要交換手段,更成為財富的主要標志。
師:黃金就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誰就可以得到一切。但是西歐的黃金礦藏很少,馬可·波羅筆下遍地黃金的東方便成為西歐人神往的地方。
另一方面,東方的絲綢、茶葉、香料等商品長期暢銷西歐市場,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路,為了獲得豐厚的利潤,很多的西歐人希望開辟一條繞過地中海前往東方的新航路。
同時,傳播天主教的福音是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動力。
師:西歐人有前往東方的可能性嗎?
生:三維帆船的制造,羅盤的運用。
師:“無形之手”推動著人們不惜犧牲生命去冒險,歐洲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為他們的航海創造了條件,意志堅定的航海家迪亞士又經歷13天的艱苦努力后,終于到達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十年后,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沿著迪亞士開辟的航路繼續前進,終于到達了印度。
師:迪亞士和達?伽馬都是沿著海岸線南下,哥倫布卻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他選擇了什么方向?
生:向西。
師:地球像扁平的盤子,走到地球的盡頭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
生:略
師:相信地圓說的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希望開辟一條前往亞洲的航路,他堅信只要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達中國和印度。
(幻燈片)在西方,哥倫布幾乎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許多地方,包括河流、城鎮、學校、廣場、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請與同學分享你對哥倫布的了解。
生:略
師:我想將我對哥倫布的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領87名水手,駕駛著3艘帆船離開了西班牙的巴洛斯港,沒有鮮花,沒有禮炮,沒有隆重的歡迎儀式,有的是他對榮譽、名聲、財富和自我的追求。
被稱為黑暗海洋的大西洋神秘而狂暴,這個意志堅定的人沒有半途而廢,在茫茫大海上苦熬了兩個多月后,命運的轉機出現了。1492年10月12日,空氣中有種不尋常的味道,黑壓壓的陸地依稀可見,上帝的福音降臨了。隨后他們大步踏上了新世界,喜悅與解脫的淚水狂瀉而下。
1493年3月,哥倫布以征服者的姿態凱旋而歸,受到隆重的接待,在xx年里他先后四次到達這片大陸,然而,命運給他開了個玩笑,他至死都堅信自己到達的是東方的印度。而這個極大的錯誤導致了一個極偉大的發現也沒有被人們所意識到。15xx年,55歲的哥倫布病逝,當時只有少數人贊揚和追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