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教案
(3)致力于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xx年,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維護了中亞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
xx年6月14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在上海會晤。6月15日,六國元首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正式宣布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該組織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及對外開放的原則。其基本任務是保障地區安全,發展經濟合作,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相互支持和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地區和平與穩定。
(4)xx年,中國加入《制止恐怖主義爆炸的國際公約》等積極開展“反恐”,維護世界和平。
現在,中國在聯合國各項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如xx年伊拉克戰爭中中國的正義立場;xx年底伊朗發生地震,聯合國開展了搜索與救援工作,中國積極參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xx年12月18日,朝核問題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為促成六方會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拓展:新中國外交政策發展演變及其原因。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時期內容和側重點有所變化。(1)建國初期:“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因為“二戰”后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拒絕承認新中國,并對中國實行封鎖,禁運,包圍,在兩大陣營之中,中國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2)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精神,大力發展與亞、非、拉國家的友好關系,被稱為“一大片”。原因是中美關系仍處于敵對緊張狀態,中蘇關系惡化。(3)20世紀70年代:中國的外交獲得重大收獲,中美、中日關系實現正常化。許多國家紛紛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原因: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失敗,在美蘇爭霸中處于守勢,急于改善同中國的關系;中國的發展和在國際事務中的巨大作用。(4)20世紀80年代以來:實行不結盟政策。原因是隨著兩極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增強,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的需要,中國主張不與任何大國結盟,也不與任何集團結盟,按照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一切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中國走向了全方位的外交時代。
課堂小結:
新中國50多年的外交歷程貫穿著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求同存異”方針,至今仍然實用。70年代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中美關系和中日邦交正;怪袊鴱氐状蚱屏说蹏髁x孤立封鎖中國的政策。80、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樹立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板書設計:
1.獨立自主外交方針
(1)三大政策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背景(2)內容(3)實踐(4)意義
二、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原因(2)恢復
2.中美關系改善
(1)原因(2)表現
3.中日邦交正;
(1)原因(2)過程
三、新時期的外交
1.國際交流與合作
(1)原則(2)成就(3)意義
2.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課堂習題:
1.《共同綱領》第二十五條:“對于國民政府與外國所訂立的各項條款和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審查,按其內容分別予以承認,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边@一規定實際上體現的外交政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