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課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國外交教案
a、“一邊倒”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另起爐灶” d、團結世界各國人民
解析:選c。本題容易誤選b項,原因在于不能全面、準確地把握新中國實行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國初期,這一政策具體體現為“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題干材料反映的是“另起爐灶”。在以后的學習中,應注意加強對歷史概念的準確理解和全面把握。
2.新中國建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另起爐灶”的外交方針維護了中國的獨立與主權
b、1954年日內瓦會議后中國與許多歐洲國家建交
c、改革開放后中日兩國正式建交
d、中美建交后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解析:選a。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再認,再現與辨析能力。“另起爐灶”是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體現,b、c、d三項結論錯誤。日內瓦會議大大提高新中國的聲譽,但并沒有許多歐洲國家與我國建交;改革開放開始于1978年,中日兩國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
3.在談到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時,毛澤東曾風趣地說是“是黑人兄弟把中國抬進來的”。這段話最能說明的是( )
a、廣大發展中國家取得獨立并在國際事務中成為一枝舉足輕重的力量
b、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
c、第三世界國家要求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美國無力阻擋中國加入聯合國
解析:選a。毛澤東此話意在突出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4.20世紀中后期,有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就一件大事發表感慨:“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反西方國家(包括共產黨的國家)在美國威信動搖時第一次擊敗了美國”,這件事是( )
a、1949年新中國成立
b、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
c、1972年尼克松訪華
d、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發表
解析:選b。注意題干中的“聯合國歷史”,二戰結束后,聯合國一直在美國的掌握之中,中國恢復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沉重打擊了美國的霸權政策。
5.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訪華期間說,“田中訪華,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當時推動這一“橋梁”建立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b、兩國人民間的友好交往
c、中美關系的改善
d、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橋梁”指的是田中首相訪華,實現中日關系正常化,中日關系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中美關系的改善。
6.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內瓦會議的圓滿成功
b、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
c、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d、協約國集團的建立
解析:選c。“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體現在外交上的重大方針是“求同存異”,這一方針的提出使萬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