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2)由于第一國際的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個新階段新在: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緊密結合起來,使工人運動的歷史使命、途徑等更加明確;工人運動進一步走向國際合作的道路。這兩點可以從歷史條件及教材中引的《國際工人協會共同章程》的兩條來分析。
三、巴黎公社:
1、原因:
(1)特殊原因:普法戰爭中法國慘敗,引起法國革命(即9月4日革命)
⊙普法戰爭:普魯士為了統一南德四邦并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但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后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在普魯士首相俾斯麥的策動下,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制造爭端,令法皇拿破侖三世對普宣戰,法國隨即編成萊茵軍團,于法德邊境地帶集結。該軍團共有八個軍,約22萬人,由拿破侖三世任總司令,勒布夫為總參謀長。法國欲先發制人,奪取法蘭克福,逼使普魯士屈服;但與此同時,普軍亦集結了三個軍團,約47萬人,由威廉一世為總司令,毛奇為總參謀長。普魯士則計劃以優勢兵力,集中向阿爾薩斯和洛林進攻,將法軍擊潰于邊境在線,再繼而進攻巴黎,逼使法國投降。戰爭以法軍在1870年8月2日于薩爾布呂肯地區向普軍進攻為開端。但到了8月4日,普軍已順利擊潰法軍,進入反攻階段。與此同時,法軍在其余各戰場相繼失利,被逼退回國境,轉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軍已被普軍一分為二,一部由巴贊元帥的萊茵軍團共17萬人被普軍包圍于麥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侖三世和麥克馬洪元帥率領的12萬余人在8月30日與普軍激戰后被逼退守色當。
在9月1日至2日,普法兩軍于色當進行決定性的大戰,即色當會戰。9月1日上午,普軍占領了符里濟、棟舍里等地,成功切斷了法軍西撤的道路,并從后堵截法軍。而在當天中午,普軍亦完成了對法軍的合圍,并以強大的火炮作出攻擊。當時下午,在法軍數次試圖突圍失敗后,拿破侖三世被逼于下午4時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將他的佩劍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路易•波拿巴連同元帥、39個將軍、10.4萬名士兵,都做了普軍的俘虜。在這場戰役中,普軍只損失了9000多人。法國舉國嘩然。
⊙9月4日革命:當色當慘敗消息傳到巴黎,法國爆發了革命,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成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
【歸納】法國歷史上的三個共和國和兩個帝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18xx年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18xx年,拿破侖建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年
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又稱拿破侖三世)建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1940年
(2)直接原因:資產階級政府的賣國行為,導致了3月18日革命
⊙資產階級政府的賣國行為:9月4日革命后,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成立了以特羅胥將軍為首的“國防政府”。這時,普軍繼續向法國內地推進。1871年1月,普魯士占領了巴黎,并在凡爾賽宮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1871年2月17日,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28日 “國防政府”同普魯士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停戰和約,十分苛刻:法國割讓阿爾薩斯(貝爾福地區除外)和洛林東部包括梅斯要塞給德國;法國賠款50億法郎,分3年付清,賠款付清前德軍留駐巴黎和法國北部諸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