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學習輔導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代議制
由選舉產生的代議機關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間接民主的形式。現代國家普遍實行代議制。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機關是議會,主要行使立法職能,其權力受到行政機關的制約。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新型的代議制,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是真正代表民意的代議機關。
代議制的產生發展反映了社會分工日益專門化和國家事務日益復雜化的客觀需要。在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哪一個統治階級,只要實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議制的形式,只是具體方式有所不同。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議機構是國家的立法機關,獨立行使立法權,并與其它兩權即行政權和司法權相互制約與平衡;在代議機構的設置上,有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兩院制,有的實行一院制。我國實行的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代議制。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和授權。人民代表大會與行政、司法機關之間,雖然在職權上有所分工,但不是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的關系。
◆英國1832年議會改革
光榮革命以后的一百多年間,英國議會下院沒有增加過一個選區,也沒有對選舉權和選舉辦法進行過任何修改,可是,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英國的地區人口分布和階級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來人口密集的東南城鎮選區,已經衰敗,其中一個舊選區甚至已經完全淹沒在茫茫北海中了,可是卻仍然擁有院議員的選舉權。而在工業革命中崛起的西部和北部新興工業城市,人口興旺,經濟發達,卻沒有辦法向下院選舉自己的議員。同時,舊的選舉辦法按照土地的多少規定選舉資格,使選舉長期為貴族地主掌握。
1830年,工業資產階級在廣大下層人民的支持下提出了議會改革方案。1832年4月,英國保守派做出讓步,通過了一項關于議會改革的法案。法案規定,城鎮選區的選民每人每年至少需要支付房租10英鎊;在鄉村選區,選民每人每年交納地租不少于10英鎊,租約須達60年。這樣,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有選舉權的都是有產者,窮人則仍然被排除在政治權利之外,盡管如此,英國全國的選民人數還是大大增加了,從50萬增加到81.3萬人。同時,重新確定了下院席位,對選區設置、選舉名額進行了重新調整分配。56個衰敗選區被撤銷,30個小選區選舉名額從2名減至1名。這樣,共有143個有效席位空出來讓給了新興城市。
1832年改革對工業資產階級有利;工人和小資產階級受財產資格限制仍得不到選舉權。
◆英國國王
英國憲法規定的世襲的國家元首,立法機關的組成部分,法院的首領,聯合王國全部武裝部隊的總司令,英國國教的世俗領袖和英聯邦元首。現在位的國王是伊麗莎白二世(生于1926年,于1953年6月2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
11世紀英國完成了封建化過程,國王權力逐步加強。13~15世紀末,英王的權力受到貴族的牽制。15世紀末~17世紀中葉,英國實行君主專制,英王掌握全國的統治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