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鴉片戰爭
賠款 賠償英法巨額白銀 英法各增至800萬兩
開埠 增開十個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再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增開天津為商埠
其他權利的喪失 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外國人可以到內地游歷經商 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
師:(ppt)沙俄對中國領土的擴張的野心由來已久。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它一方面積極參與協助英法侵略中國,另一方面,乘人之危,加緊侵占中國領土。分別通過1858年《瑗琿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1860年《北京條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40余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和1881年《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五個勘界議定書,又占領7萬多平方公里領土,因此前后共割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在中國近代史上,沙俄是侵占中國領土最多的國家。因此與英法侵略中國的目的相比較,英法是為搶占更多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擴大侵略權益,而沙俄則是為了擴張領土。
(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
師:請同學們結合第二次鴉片戰爭簽訂的條約來思考它的影響。
學生:回答。
師:(ppt)第一、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如割九龍司一區,俄國搶占大面積的領土,增開十個通商口岸。第二、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國,八國聯軍侵華時中外反動勢力共同鎮壓了義和團);第三、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政治上,列強搶占了中國更多的領土(沙俄,割九龍司一區給英國。同時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在數量上更多,范圍上更廣,地域上更深。)經濟上,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深入更加廣泛,不斷的由沿海伸向了內地,中國的資本主義因素也越發的成長。
師:第二次鴉片戰爭被稱為“戰火再燃”,為什么要這樣說呢?現在我們通過對兩次鴉片戰爭進行比較來說明這個問題。(ppt)
項目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本
目的 打開中國市場,變中國為列強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侵華
方式 先尋找借口,后不宣而戰(第一次以虎門銷煙為借口;第二次以“亞羅號”“馬神甫”事件為由)
戰爭
性質 侵略性的非正義的殖民掠奪戰爭
戰爭
影響 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項目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侵略力量 英國 英法出兵,美俄參與
侵略時間 兩年多 四年之久
侵略區域 主要在長江以南沿海地區 深入內地和統治中心
簽訂條約 《南京條約》等 《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
喪失主權 領土、領海、司法、貿易、關稅 更多
師:從以上兩個表的比較,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
三、 課堂小結
(一) 鴉片戰爭:背景(1戰前國內外形勢2.英國走私鴉片和中國人民的禁煙);原因(根本、直接);經過:兩個階段;結果:中國失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原因;經過:兩個階段;結果:中國失敗,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影響: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