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c.以三公決策,輔政武帝 d.將相權一分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權
2.有清代學者指出:“光武中興,賢主也。其不任三公,政歸臺閣,欲使權不下移,政由上出也。”他所指的光武帝“政歸臺閣”是指哪一項舉措的出現?( )
a.起用布衣為相 b.擴大尚書臺的權力 c.設內閣 d.以丞相領政。
3.唐代負責政務的六個重要行政單位分別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合稱“六部”,請問它們屬于哪個機關?( )
a.中書省 b.門下省 c.尚書省 d.御史臺
4.貞觀年間,唐中央政府三省的運轉機制是( )
a.尚書→中書→門下 b.中書→門下→尚書
c.尚書→門下→中書 d.門下→中書→尚書
5.元朝設宣政院,管轄的地區是( )
a.澎湖和琉球 b.河北、山東 c.西藏 d.嶺北
6.下列哪一項不是隋唐三省制的優點?( )
a. 三省職權劃分明確,分工合作
b. 不容易出現大權獨攬的宰相
c. 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了君權的獨尊
d. 較秦漢丞相更能發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權功能。
7.為了改變宰相“事無不統”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權力,以便于皇帝總攬大權,北宋設( )①參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通判 ④樞密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三省六部制的特點不包括 …………………………………………………( )
a.分工明確 b.相互配合 c.防止獨裁 d.相互牽制
9.兩漢實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制度中,具有監察職能的是( )
a.刺史制度 b.郡國并行制 c.察舉制 d.三公九卿制
10. 從7—9世紀末,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接待這些人的唐朝政府機構應當是( )
a.吏部 b.戶部 c.禮部 d.工部
11. 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的制度有( )
①郡縣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行省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 c. ①② d.②③
【綜合運用】
12.對“漢承秦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漢沿襲秦的三公九卿制,并有所發展 b.漢實行更嚴密的監察制度,發展為刺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