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
18.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是
a.日本制定既定的侵華政策 b.朝鮮東學黨起義
c.日本襲擊豐島海面清軍運兵船 d.中日海軍黃海決戰
19.甲午戰爭的失敗深刻說明了
a.當時中國沒有實力與西方列強抗衡 b.要取得反侵略斗爭的勝利必須進行反封建斗爭
c.中華民族富有抗爭精神,帝國主義不能滅亡中國 d.中國民主革命必須堅持無產階級領導
20.《馬關條約》簽訂后,參與干涉還遼的三國是
a.英法俄 b.俄德法 c.英德法 d.英法美
21.促使三國干涉還遼的決定性因素是
a.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 b.帝國主義國家在侵華問題上的矛盾
c.清政府與西方列強的矛盾 d.西方列強同情中國
22.《馬關條約》中最能體現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侵略進入一個新階段的內容是
a.給予日本巨額賠款 b.割中國臺灣全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c.開辟內河新航線 d.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23.從《南京條約》到《馬關條約》反映出列強的侵略中國的趨勢主要是
a.從經濟侵略到政治侵略 b.從開阜通商到割占土地
c.從單獨侵略到共同侵略 d.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24.“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義和團運動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
a.中國社會階級矛盾尖銳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c.人民反饑餓斗爭激烈 d.反對袁世凱的斗爭迅速發展
25.義和團“扶清滅洋”口號帶有盲目的排外性,這是指義和團
a.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堅決 b.沒有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
c.沒有認識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結果 d.沒有區別侵略和外來的進步文明
26.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兩者的不同之處是
a.失敗的根本原因 b.失敗的客觀原因 c.斗爭的側重點 d.運動的主要階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