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6. “阻止共產黨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選票,而不是子彈。”二戰后美國在西歐實行的重要政策,最能體現此觀點的是( )
a.進行反蘇的輿論宣傳 b. 實施馬歇爾計劃
c.建立北約組織 d.實行軍事援助
解析:b “面包”意思是經濟援助,所以能夠體現此觀點的是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
7.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國憑借雄厚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加強了對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援助。這些受援國家能夠得到美國援助主要得益于
a.與美國同為資本主義國家 b.都屬于二戰的主要戰勝國
c.美蘇在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分歧 d.都參加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解析:c聯系相關史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國憑借雄厚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加強了對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援助”主要指的是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都是在當時美蘇冷戰的時代背景下為了對抗蘇聯、維護國家利益所做的的一些活動。
8.下列用圖示法表示二戰后美國對外政策關系的表現,正確的是
①冷戰 ②杜魯門主義 ③對西歐國家經濟援助 ④ 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⑤朝鮮戰爭
解析:b 冷戰表現包括杜魯門主義、對歐洲經濟援助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建立,朝鮮戰爭是熱戰的表現。
9.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美國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臘、土耳其計劃(后稱“杜魯門主義”)和歐洲復興計劃(即馬歇爾計劃)。這兩個計劃的相同之處是( )
a、具有軍事援助的性質 b、具有意識形態的色彩
c、促進歐洲經濟的恢復 d、緩和受援國社會矛盾
解析:b 這兩個計劃都是二戰后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冷戰政策采取的具體措施,實質是資本主義國家與社會主義國家的對抗。
10. 它“利用‘冷戰’的陰影,把‘遏制’共產主義的計劃與制造商、出口商的熱情融為一體”。“它”是 ( )
a.布雷頓森林體系 b.馬歇爾計劃 c.世界貿易組織 d.關貿總協定
解析:b “它”既遏制共產主義,又把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熱情融為一體,具有政治經濟雙重目的,有一箭雙雕效果的應該是馬歇爾計劃。
11. 1945年12月,美國關于日本戰爭賠償問題的文件規定:拆遷日本的工業設備,并把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維護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亞洲的其他國家,1949年美國政府決定大幅降低對日本的賠償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戰爭賠償計劃。戰后初期,美國對日政策了出現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幫助日本恢復經濟,推行民主改革 b.“冷戰”局面的加劇和中國政治形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