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的生命歷程
六、課后反思
從探究活動的類型來看,本節課的實驗是一個模擬探究實驗,引用模型來解釋原理,也體現了新課標對數學在生物上運用的重視。從探究的內容來看,本實驗屬于部分探究實驗,探究活動的問題已經給出,探究的計劃已經制定好,學生只需完成收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概括和推理即可。從探究的難易程度來看,本實驗在探究活動的六個層次中屬于第三個層次,難易程度適中。然而,要使該探究實驗順利開展,達成教學目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事前做出充分、細致的準備工作,并根據課堂情況調整教學。
1.準備簡便易行的實驗材料
本實驗除了可以用naoh和含酚酞的瓊脂來完成外,還可以以淀粉代替酚酞,以碘代替naoh,或者用淺色果凍代替瓊脂,用紅墨水代替naoh。
2.完善教材中的實驗記錄表格(見附表)
由于細胞都比較小,在表格設計上可以多加一欄,邊長為0.01 cm的瓊脂,只要求計算表面積、體積、以及表面積與體積之比,不作為實驗對象。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細胞的相對表面積與細胞大小的關系。
3.合理分配時間。本節課,在數據處理上高估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學生在進行比值計算時,花的時間比較長。
附表
瓊脂塊的邊長/cm
表面積/cm2
體積/cm3
比值(表面積/體積)
naoh擴散的深度/cm
比值(naoh擴散的體積/整個瓊脂塊的體積)
3
2
1
0.01
結論
1.瓊脂塊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 。
2.naoh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隨著瓊脂塊的增大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