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細 胞 膜
5、高爾基體:
結構:
單層膜
功能:
細胞分泌物的轉運、加工、排出有關
參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
學生活動:
討論分析:1、胰島(分泌胰島素的內分泌腺)等腺體細胞中附著型核糖體可高達80%。這說明什么問題?
2、與胰島素的合成、運輸、分泌等整個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有哪些?
教師活動: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
多媒體展示:溶酶體的電鏡下照片和立體結構示意圖。
6、溶酶體:
結構:
單層膜包被、含多種水解酶
功能:
可消化進入細胞內的異物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多媒體展示:液泡的電鏡下照片和立體結構示意圖。
學生活動:概括總結液泡的分布結構與功能。
教師活動:7、液泡:
分布:
主要在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中,尤其是成熟植物細胞中有大型液泡。
結構:
液泡膜
細胞液:含糖類、無機鹽、色素、蛋白質等
功能:
儲存水、鹽、花青素、有機養料等;保持植物體形態;影響細胞吸水。
多媒體展示:中心體的電鏡下照片和立體結構示意圖。
8、中心體:
分布:
主要在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細胞中
結構:
由兩個相互垂直的中心粒構成,不具膜結構
功能:
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學生活動:下列表格把細胞器類比為細胞內繁忙的“車間”,但對應關系出錯了,請進行調整,使對這些細胞器的類比恰當。
教師活動:總結并布置作業:
分
布 動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細胞器
動、植物都有的細胞器
主要存在于植物中的細胞器
結
構 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
具單層膜的細胞器
具雙層膜的細胞器
【教學體會】
在教學中能否引導學生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在講授《第二節細胞器和細胞核》這部分內容時,我將內容的前后順序進行了調整,因為前一節剛剛學過細胞膜,一方面本著從外到內的層次,將細胞質這部分內容提前,另一方面如果將細胞核致后學習,更有利于后面原核細胞的學習,使知識邏輯性更強。通過科學探究及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把復雜的問題具體化,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樣就給學生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同時課堂教學又要與實際的考試相結合,因為細胞結構歷來是各類考試重點考查的內容,尤其是細胞結構圖,但往往試題中的細胞結構圖是簡圖,學生很難識別,所以我不但利用電子顯微鏡下的細胞器照片和立體結構示意圖,還自己在黑板上繪制結構簡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但由于內容要1課時完成,所以內容較多,由于時間較緊,所以沒有給學生足夠思考討論的時間。另外,學生在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兩張立體示意圖時,認為象拖鞋,而我認為到下學期會進一步份學習兩個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所以也沒有強調兩個細胞器的內部結構很復雜,不能簡單的看作拖鞋。
引導學生形成實驗設計的科學理念
指導學生操作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技能練習
實驗總結:洋蔥外表皮細胞吸水和失水視頻
質壁分離:植物細胞壁與其原生質層分離的現象。
質壁分離復原:質壁分離后的細胞恢復原正常形態的現象。
置疑4:聯系實驗思考細胞吸水或失水的外部條件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