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系統與設計》第三節---系統的設計教學設計
(2)合理選擇元器件
(四)設計方案:方案c
1.設計目標:設計一個自動發電手電筒,用發電機代替干電池進行供電。
2.手電筒系統的各要素:
3.工作原理:
用手搖動手柄,使齒輪轉動,帶動由磁鐵和線圈組成的發電機旋轉,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時切割磁感線產生感應電流,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輸出電流,使小燈泡發光。
(五)方案制作:
試驗:測試玩具電動機能否改裝為發電機
試驗器材:玩具電動機、小燈泡、粗棉線、導線。
試驗過程:
(1)在電動機的接頭上連接小燈泡。
(2)在電動機的轉軸上繞十幾圈的棉線。
(3)用力快速抽動棉線,使電動機的轉子迅速轉動,觀察小燈泡發光情況。
試驗總結:
當外力使電動機轉子迅速旋轉時,轉子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小燈泡發
光。玩具電動機經改裝可以發電。
講解:試驗獲得成功后,他們開始動手制作。
(1) 設計簡單電路,畫出電路圖。
(2) 根據電路圖,選擇元器件,2.5v的燈泡、導線、發電機、大齒輪、小齒輪、發電機座子、手柄等。
(3) 通過手搖柄控制燈泡發光。
工作原理:手柄的軸與大齒輪軸連接,利用輪軸原理,把手運動帶動大齒輪轉動,大齒輪與小齒輪嚙合提高小齒輪的轉速,帶動發電機的轉子高速旋轉,快速切割磁感線引起磁通量的變化,產生感應電動勢,有了感應電流,使小燈泡持續發光。
學生動手試驗制作:
問:你們在設計和制作時遇到哪些問題?
學生:小玩具電動機選擇,大小齒輪的匹配。
問:對手電筒的設計方案怎樣進行優化的?
案例分析:“室內住宅電氣系統設計”
現在人們最大消費就是購房,當房子買下后,面臨的就是裝修問題了。在裝修過程中,許多業主和裝修公司都十分重視“木工活”、“瓦工活”的施工質量和效果,人們容易忽視住宅的室內電氣設計,導致裝潢完成后才發現有設計不合理之處,或住戶對每條線路的走向一無所知,殊不知,對將來的使用影響最大的,既不是地上的磚鋪得平不平,也不是墻壁上的涂料刷得是否牢固,而是室內電線、電話線、有線電視光纜的鋪設是否安全合理,使用后出現了故障能不能檢修,所以進行住宅室內電氣線路設計很重要。
隨著住戶各類家用電器的逐漸增多,特別是空調、電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的使用,住宅電氣設計由原來的純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發展。為避免住戶使用過程中的電氣線路過載等狀況的發生,運用系統的思想整體地進行電氣線路的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們就對楊輝購買的一套135.6m2的三室二廳的新房室內電氣線路進行系統的設計.
組織學生討論并分析教材第89頁案例: “室內住宅電氣系統設計”明確室內住宅電氣系統的設計從以下方面考慮。
(一)系統設計的目的與要求:
1.分析室內照明的功能需求,書房、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和涼臺的照明要求是如何的?
2.系統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作用:針對不同的照明需求來選擇怎樣的燈具?
3.如何計算家居總用電量?
4.室內照明的電線敷設的安全標準?
5.系統設計方案及其優化:
(二)設計要求:
1.用電負荷:照明用電負荷800w,娛樂用電負荷1500w,廚房用電負荷1300w,空調用電負荷3000w。最大功率p=800w+1500w+1300w+3000w=111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