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與方式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xx年無錫市高中通用技術新課程課堂教學觀摩課教案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與方式教學設計(第1課時)
江蘇省天一中學 馮丹沁 -5-31
一、教學目標
(一) 通過實例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控制系統的含義。
(二) 熟悉簡單開環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工作過程,學會畫開環控制系統方框圖。
(三)能利用傳感器功能演示儀進行開環控制系統的技術試驗,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教學內容
本節課教學內容為蘇教版《技術與設計2》第四單元“控制與設計”的第二節“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與方式”的第1課時。從總體上看,“控制與設計”這個單元按照控制的手段——控制系統——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施這樣的思路來組織教材內容。上節課學生已對控制手段、控制應用及傳感器功能演示儀的使用有初步了解,下節課將讓學生進一步學習閉環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簡單的工作過程,因此,本課教學非常關鍵,是承上啟下的核心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除了繼續加深對技術與設計的知識深度和技能程度外,更是培養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很好的平臺和載體。因此,應多貼近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從實例分析入手,逐步歸納出對控制系統的一般認識,并能對開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方框圖進行分析。本課要突出的重點是:對控制系統和開環控制系統的理解、會用方框圖描述開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開環控制系統的技術試驗能力培養。
本課要突破的難點是開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分析及技術試驗能力培養。
三、學習對象
學生屬于文科類班級,雖在物理課上學到了基本的電學基礎知識,通過以前的通用技術課對技術與設計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通過前一節的學習又對控制等基本概念、傳感器功能演示儀實驗套件的使用方法有了理解。但畢竟沒有電子技術方面的訓練基礎,也沒有理課班學生扎實的邏輯思維與動手能力。故在教學中只能放低要求,對控制器的內核技術不作介紹,先安排教師的主導分析,即使在引導學生案例分析時,也應及時穿插老師的補充、歸納。在安排開環控制系統設計的模擬技術試驗前應先安排老師的演示或講解,盡量降低知識與技能提升的梯度。
四、教學策略分析
(一)創設情境: 以精彩的控制錄象片段、水箱進水控制演示實例吸引學生,引導學生能敘述開環控制系統工作過程、理解方框圖作用。
(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本課教學中以“芝麻開門”聲控等實際控制系統問題解決為主線,激發學生的認知,引導學生自發地、主動地解決問題
(三)學案設計:幫助學生總結、整理重點,梳理教材內容,建構知識網絡體系。
(四)通過利用傳感器功能演示儀進行開環控制系統的技術試驗來鞏固學生對開環控制過程和方框圖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五、教學資源準備
教師:多媒體投影機、電腦、ppt課件、水箱定時進水控制電路、聲控開門電路等
學生(2人1套): 傳感器功能演示儀、小螺絲刀
六、教學過程
序號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 課前活動
(2-3分鐘) 播放幾分鐘描述控制過程的片段,
讓學生欣賞 開始靜心觀看,很快能進入學習狀態
2 直接導入
(1分鐘) 同學們,本節課我們學習控制系統和開環控制系統 請大家翻開課本102頁
【投影】:控制系統 開環控制系統 認真聽講,打開書本,瀏覽1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