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與方式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3 引導學生對“控制系統”有初步理解
(3分鐘) 由教材中控制例子、課前大家欣賞的汽車零部件動作控制例子介紹入手引導學生探究共同的特征?
顯然它們都是由若干環節構成,為研究方便我們可以將這些子環節整體看成一個控制系統。每個系統必有輸入與輸出
師生歸納、抽象出以上活動的特征 回憶控制環節,思考問題答案
理解一個輸入信號必對應著一個輸出信號
4 教師主導具體分析開環控制系統工作過程及控制框圖
實物→框圖
(8分鐘) 具體研究二個控制系統實例:
由無錫最近爆發的自來水“藍藻”事件引出對于有井的農戶設計水箱定時進水控制電路的需求。分析“水箱定時進水”開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及控制框圖
實物整體展示、主要部件介紹、工作過程實物演示并介紹、控制框圖產生、學生結合框圖模仿描述控制工作過程
特點:輸出量不對控制產生任何影響
這種控制系統就叫開環控制系統 理解“水箱定時進水”開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及控制框圖
參與討論回答問題
5 學生為主師生共同分析“芝麻開門”例子
框圖→實物
(7分鐘) 第二個實例是《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芝麻開門”(給出圖片)
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并得出“芝麻開門”開環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及控制框圖
由學生演示并描述“芝麻開門”模擬控制電路 猜想“芝麻開門”的奧秘(聯系現有知識與經驗)---有那幾個控制環節
學習設計“芝麻開門”控制框圖
6 抽象出開環控制系統的一般框圖
(3分鐘) 由兩個實例控制框圖導出一般框圖
開環控制系統特征:
系統的輸出量僅受輸入量控制,輸入量到輸出量之間的信號是單向傳遞 學習開環控制系統的一般框圖
7 創意聯想
討論設計
(4分鐘) 引導學生分析:
1 、生活中還有哪些開環控制系統?
2 、你能根據今天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嗎?
提供問題情景,引出天亮告知器、近視預防臺燈的設計需求,完成小發明框圖設計
師生共同討論“天亮告知器、近視預防臺燈”控制的工作過程:
創設問題情景、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分析工作過程得到控制框圖。 1 、創設生活中實際需求的情景
2 、剖析開環控制應用后的好處
3 、認識開環控制系統是生活生產中最常用的方式。
4、同組學生討論設計出控制方框圖,并分析其中一個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
8 模擬技術試驗
過程
(13分鐘) 激發學生動手興趣,布置兩個模擬技術試驗的任務:
試驗目的、試驗準備、試驗過程
特別強調試驗過程注意點
指導學生進行兩個模擬技術試驗過程
教師適當組織、引導 動手實踐
觀察、體驗輸入信號(環境光線變化)與輸出信號(燈自動點亮)之間對應關系
9 小結
(1分鐘) 教師引導 學生歸納、整理本課內容,學習收獲交流
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