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問題
要就必須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發現的問題,才是人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內容分析
“發現問題”是江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它是技術設計過程首要階段,對學生理解設計的一般過程,建立發現問題,認識問題的意識,形成對問題的敏感性,對“問題來源”、“發現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進行系統闡述并進一步拓展,有助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敏睿地發現問題。
學情分析
1、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歷和文化基礎,認識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具備了發現問題的初步知識,但對發現問題缺少系統性的認識。
2、學生對分散的、零亂的問題,缺少合理性、科學性的分析,難于提出符合事理技術設計的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發現問題的三種情況,了解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懂得發現問題也是有章可循的。
能力目標:在發現問題過程中進行分析問題,提出有技術設計的問題,培養學生敏睿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標: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善于對生活經歷的思考,體驗生活的樂趣,養成熱愛生活,熱愛科學的思想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
難點:引導學生發現技術設計的問題是人門需要的問題。
教學設想
要發現問題就必須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發現的問題,才是人們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學時仍運用前章陳晨同學發現“便攜式小凳子”為案例展開,在一次的實踐活動中將發現許多的問題,對這些發現的問題應怎樣分析、提煉,從而提出有設計價值的問題來。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留心觀察和思考,反思生活中那些需要人們去解決的問題,然后略講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教學過程
序列
教學內容
教師引領
學生活動
1
陳晨發現小凳子的畫片
播放畫片
觀察畫片
2
問題來源于日常生活
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
細心觀察、積極思考,畫片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3
分析問題
指導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
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分類
4
技術設計的問題
提問:技術設計的問題是什么問題
回答老師的提問,并提出技術設計的問題
5
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論證
指引學生如何論證技術設計的問題
進行討論,進行調查提出設計可行性的措施
6
問題來源還有那些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看教材
學生看教材,并歸納發現問題的三種情況
7
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 1 )觀察日常生活
指出日常生活的多樣性,需要解決問題的很多,選擇靈活性強
1 、閱讀教材,從案例中感悟知識,并完成馬上行動。
2 、歸納觀察的一般要求
( 2 )收集和分析信息
1 、收集和分析信息,有什么途徑與方法
2 、 幫助學生完成馬上行動
1 、看教材、了解途徑與方法
2 、完成馬上行動的內容
( 3 )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進行一次發現問題的科學實驗
學生觀看實驗,發現問題
8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