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運動》教學設計
2.會根據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分析具體問題。
突破難點
策略
由于學生對于矢量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此問題對于高一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屬于教學難點部分。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引導學生理解: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不論速度的大小是否改變,只要速度方向發生改變,就表示速度矢量發生了變化,也就是具有了加速度,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在其所處位置的切線上時刻在改變,所以,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
教學方法
1.尋找生活中的曲線運動,提出問題。
2.猜測物體在經過某一位置(某一時刻)時的速度方向,實驗探究,理論分析,得出結論。
3.推廣應用,提出問題: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4.實驗探究,形成結論,分析事例。
教學建議
1.對于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要讓學生觀察有關現象,如用砂輪打磨工件時,火星沿砂輪的切線飛出;撐開的帶有水的傘繞著傘柄旋轉時,水滴沿著傘邊各點所劃圓周的切線方向飛出。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課本進行分析,總結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總是沿切線方向。然后提出問題:曲線運動是否一定是變速運動呢?通過學生思考和討論,澄清模糊認識,得出正確結論。
2.對于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可以引導學生從物體做直線運動的條件入手討論,使學生明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或合外力不為零,但合外力和運動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物體均做直線運動,并得出:做曲線運動的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不能為零,且合外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從而總結出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進一步說明,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不為零,且加速度方向和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然后再通過實驗對上述分析加以說明,加深學生對物體做曲線運動條件的理解。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直線運動,但實際生活中普遍發生的卻是曲線運動,例如:摩托車拐彎時的運動、拋出的粉筆頭等。所以研究曲線運動的特點、物體在什么情況下作曲線運動等問題將是我們重要的學習任務,從本節課開始我們來研究曲線運動。
認真聽老師講述,進入學習情景。
舉出生活中曲線運動的例子。
認真聽老師的講解,引起探索的興趣,作好進入本課知識學習的準備。
進行新課
曲線運動的引入
播放視頻:汽車拐彎時的運動;發射出的導彈在空中沿曲線飛行;地球、月球、人造地球衛星沿其軌道運動。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得出曲線運動的定義:物體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叫做曲線運動。
學生舉例后,演示課件,增加感性認識。
認真觀看視頻。
認真分析上述運動的共同點,經過觀察發現:上訴運動的軌跡都是彎曲的。
積極思考,列舉實例。學生代表發言,其他同學補充,更加深刻理解曲線運動的定義。
曲線運動速度的方向
展示情景一:砂輪磨刀具(視頻或圖片)。刀具與高速轉動的砂輪接觸處的火星是由摩擦后產生的熾熱微粒,你能說清楚它沿什么方向飛出?
情景二:撐開的帶有水的傘繞著傘柄旋轉,雨滴沿什么方向飛出?不同的位置飛出的方向一樣嗎?你的理由是什么?是否是沿圓周的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