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宏觀調控》
材料一、遼寧2500多學生豆奶中毒事件,及衛生部的相關統計及分析:質量不合格、攙假問題等(略); 材料 二、漫畫“一哄而下”;材料三、漫畫“雞死蛋碎,總是趕不上趟”
說明:市場有自身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將材料順序打亂呈現,要求學生快速閱讀課本,指出材料相應說明了市場經濟那些缺陷。 結合材料詳細講解 : 材料一和材料四:《北京晚報》XX年3月13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新聞發布會提供的數字,我國去年共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案件22.46萬起,假冒偽劣商品總標值達35.43億元人民幣,假貨造成國家稅收每年流失約255億元,企業利潤平均損失約1090萬元。設問: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假冒偽劣現象?
講授新課
1. 對“自發性”的教學:(1)自發性:價值規律自發調節;人們自發追求利益。(2)自發性產生什么危害?學生分析為主結合教師的點撥
2.對“盲目性”的教學:通過漫畫形象說明。引導學生分析“盲目性”的原因,及后果。
3.對“滯后性”的教學:通過漫畫“趕不上趟”形象說明。引導學生分析“滯后性”的原因,及后果。總結:因為:a、市場的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 b、市場有自身固有的弱點和缺陷。 所以:
(一)、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二)對什么是“國家的宏觀調控”教學因為是新概念又較抽象,以教師講解為主,指導閱讀,結合具體的現象 如:政府實施的再就業工程,關注gdp增長等。主要是能加深理解即可。
(三) 對“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的教學 國家宏觀調控的三個手段,很容易混淆。對這一難點的突破主要是引導學生看書抓住主要的關鍵詞,輔以相對應的材料理解。 [投影]
材料五:農產品收購價有降低現象,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材料六:低水平重復建設觸目驚心 (1) 請學生給出對策 引導出“經濟手段” (材料:保護價收購;央行貸款結構調整)。(2)再現材料四“打擊假冒偽劣,事關政治,事關政府威信,事關國家和民族的前途!” [小組討論] 從國家角度對打假提出對策 “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材料 :衛生部依據《食品衛生法》,有針對性地加強了有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的法規和制度建設,先后制定并發布了《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餐飲業食品衛生管理辦法》、《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等規章。結合書本材料:政府下令關閉一批中小煤礦 行政手段。講解:①解釋“行政機構”有那些 幫助區別 。 ②結合材料說明:行政手段以依據法律為前提,呈現“某縣行政干預經濟的失誤”說明行政手段不可濫用,且以遵循價值規律為基礎。即,以經濟、法律手段為主,必要的行政手段為輔。
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我國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含義、目標和手段。理解宏觀調控主要是一種間接調控,而不是直接調控。
板書設計:
市場的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