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商品的價值量教案
請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其實大家講的就是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商品生產者只有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才能使獲利增加,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有利地位。否則就會虧本,甚至倒閉。
各個商品生產者爭相提高個別勞動生產率,商品生產者之間就存在著激烈的競爭,當個別勞動生產率普遍得到提高,從而帶動全行業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社會生產力水平得以提高,社會向前發展。
本課小結:
三個概念 二個關系 一個原理
商品的價值量;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勞動生產率 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練習檢測:
根據所學內容填下面表格。
(注;表內數字不屬實,只為計算方便。)
社會勞動
生產率 單位商品所需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2雙鞋/1小時 0.5小時
假設0.5小時價值0.5元 0.5元 0.5元×2=1元
4雙鞋/1小時
(提高) 0.25小時 0.25元 0.25元×4=1元
個別勞動生產率 單位商品所需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單位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總量
4雙鞋/1小時
(與上面的社會勞動生產率相比提高)
0.5元
0.5元
0.5元×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