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宏觀調控 教學設計
3、增加就業(板書)
看圖表(見課件)
教師講解:在對外貿易中,出口總額大于進口總額稱為“順差”,又叫“出超”。進口總額大于出口總額稱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進出口總額相等,稱為“貿易平衡”。在一般情況下,貿易順差反映一個國家在對外貿易收支上處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場的商品競爭中處于優勢。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對外貿易一直以來基本上都是出口大于進口,持續的貿易順差說明什么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貿易順差也不例外。持續的貿易順差會使國家的外匯貯備增加,拉動經濟的增長,提高國家的國際形象,但是持續過高的貿易順差也是一件危險的事。第一,較大的貿易順差使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已成為遭到反傾銷投訴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制造的紡織品、鞋、自行車、家用電器及部分工業制品均先后遭到歐美國家的反傾銷調查。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對華貿易中產生較大逆差的一方,比如美國,希望通過促使中國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而使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有所提升,以提升本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力,抑制中國的出口。而人民幣升值會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中國政府在這一問題上一向慎重,而且表示絕不屈從于任何外來壓力。持續的貿易順差顯然無益于人民幣匯率問題向好的方向發展。過高的貿易順差說明中國經濟的增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于外部需求。一個大國的經濟發展促進因素,國內消費應該占主導地位。美國國內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78%,日本更高,達85%。而目前,中國外貿依存度已經達到80%,與發達國家的狀況正好相反。這就好像把自家發展的關鍵動力寄托在鄰居身上,一旦中國商品在國際上失去競爭力,或者國際經濟增長放緩,將直接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所以,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之一。
4、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板書)
教師總結: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增加就業、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在國際上被稱為“神秘的四角”。世界上許多市場經濟國家,都是把上述四個方面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這樣確定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既重視了促進經濟增長,又重視了保持經濟穩定,從長遠看,在經濟穩定中實現經濟增長,是最可取的也是最快速的。如果片面追求經濟快速增長,不重視經濟穩定,不是在穩定中求增長,就很容易出現大起大落,而大起大落必然帶來浪費和損失。那么,國家要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會采取什么樣的手段呢?
四、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板書)
資料:XX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
教師設問:這是國家在運用什么手段對經濟進行調控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這是國家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它是通過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計劃對經濟進行調節的一種手段。
教師:市場經濟條件下,無論誰進入市場,都必須遵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規則。比如:《企業法》、《稅法》、《破產法》等。國家通過經濟法規來調控經濟的手段,我們把它稱為什么手段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法律手段是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常使用的兩種宏觀調控的手段,除了這兩種之外,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輔之使用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點,不能過多使用,使用時不能違背經濟規律。總之,這三種手段,要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需要使用哪種手段,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