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作用教學參考 教學設計
2.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過程,又對生理過程有著積極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萎靡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
3.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
意識的能動作用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意識能夠正確地認識世界,二是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前者是指意識通過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特別是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對實踐起指導作用。后者則是指意識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能反作用于客觀事物,不能把意識對客觀事物的反作用理解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
課堂練習:意識的能動作用突出表現在意識能夠( )
a、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b、指導人們通過實踐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從而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d、對物質起決定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主要考核學生的識記能力。意識的能動作用有兩個表現,而突出表現是指意識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故應選b項。a項是“首先表現”,不選,c、d兩項表述存在明顯的錯誤。
4.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它不僅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而且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三)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的方法論意義——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課堂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備什么條件?你能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你的理由嗎?
探究提示:做事情要想達到目的,首先應該具備必要的客觀物質條件。如果只具有積極的精神狀態,正確的指導意識,而不能夠做到一切從客觀存在的條件出發,那么,實踐活動肯定達不到預期目的。比如在體育比賽中,如果只有昂揚的斗志,而沒有強健的體魄,是不會取得比賽的勝利的。
(1)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我們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我們做好各種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課堂探究:(1)該地區是針對什么來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的?
(2)如果你是這個地區的負責人,你會根據什么來制定你所管轄地區的經濟發展政策?
探究提示:(1)該地區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客觀要求,從本地客觀實際出發,制定出符合客觀情況的政策,促進了本地經濟的發展。
(2)①根據該地風景秀麗、四季如春的實際,發展旅游事業。②根據該地屬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民族特色文化,帶動旅游業發展。③根據風景秀麗,但資源貧乏、基礎產業薄弱,發展綠色經濟產業。④根據該地地處邊陲,發展邊境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