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煩惱》語文綜合活動教學案例
對于十二三歲的孩子來說,生活中充滿了美麗的花朵,燦爛的陽光,世界在他們眼中是如此美妙,如此富有生機。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他們才剛剛起步,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奔頭。但是,涉世不深的少年,他們像羽翼還未豐滿的雄鷹,眼前的路還那樣的漫長,經歷的風雨還那樣遙不可知,多么希望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更多的歡樂相伴。但是,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煩惱必將和成長中的少年不期而遇,這些煩惱來自生活、來自學習、來自與同學的交往……為了給初中生更多的經驗,讓我們更好地度過青少年時期,《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在第一單元后,設計了以“成長的煩惱”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我精心準備了這次活動,和學生以及家長共同完成了一次感人的心靈對話。
一、活動目的——培養良好的心境
了解父母和長輩在青少年時期的煩惱和困惑,明白他們是如何面對這些煩惱的,這些煩惱給人帶來了什么。通過這個活動,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成長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功與失敗,勇于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生活,以一種平和、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煩惱,讓心中永遠充滿燦爛的陽光。同時,也給孩子和家長一個充分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即讓孩子去了解大人的心路歷程,也使家長把握孩子的困惑和煩惱。
二、活動準備——扮演小記者
準備階段的工作相當重要,這一階段的工作做好了,將為后面的活動奠定基礎。準備階段有以下兩項工作。
1.調查:你的煩惱是什么?我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相同的白紙,讓他們把自己的煩惱按照由重到輕的順序依次排列出來。要求是在仔細考慮后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有些學生不敢或不好意思說出自己的煩惱,所以也可以不署名。
2.采訪:家長在你這個年齡的煩惱是什么?為了了解這個情況,我們特意安排了這次活動里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這個步驟順利完成,本次活動一定可以達到預期目的。我把這個最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學生,他們將要以小記者的身份,采訪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長輩。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我們共同設計了一份表格,包括采訪記者、對象、時間、地點、目的、主題、內容、過程、長輩寄語、采訪后記等,這樣學生操作起來更方便,采訪也顯得更正式。
3.統計信息。前面的準備工作是對信息的原始搜集,對于這些零散的資料還要做一番整理和統計。這項工作的意義在于找出兩代人的煩惱在不同的時代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我對這一點也相當好奇,所以我們對調查和采訪結果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當然這項工作完全可以由學生承擔,我找了幾個學生,他們在詳細閱讀了原始材料后,很快得出了結論:兩代人的煩惱都來自這樣相同的幾個方面:學習、家庭、同學交往、經濟、身體、社會等。煩惱主要來自于前四個方面。學習方面的煩惱依然占最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對于哪個時代的學生來說,學習都是擺在第一位的。可排在第二位的就不同了:上一代人把來自于生活、經濟條件方面的煩惱列在第二位,而被調查的學生中很少提到經濟上的煩惱。我想是特區的孩子家庭經濟狀態相對不錯,經濟方面的困擾就不再是最主要的了。有些家長提到了“貧窮是最大的財富”,正是生活的艱難造就了某些人的成功,貧窮帶來的煩惱也給人注入了力量,帶來了生機。生活富裕的當代中學生如何在優越的環境中成才,這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還有一點不同的是,對當代中學生來說,同學交往方面的煩惱好像更突出,被擺在了第二位,可上一代人在交往方面的困惑卻不太明顯,被擺在了生活和家庭之后。其中的原因還要再做分析,好在這個活動的設計重點不在于此,以后還有時間可以細加分析。
至此,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做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他們很樂意扮演小記者的角色,而且扮演得非常成功。
三、活動過程 ——心與心的互動
1.講述采訪過程。上課伊始,我請學生介紹他們的采訪過程。這樣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每個學生把自己在采訪中獲得的寶貴經驗和心得介紹出來,做到了資源共享。在這個環節中,有很多感人的地方。例如:有個學生介紹他的采訪過程時很動情,他說媽媽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兄弟姐妹多,幾乎上不了學,后來好歹讀到初中,雖然學習出色,可家里實在無力承擔學費,不得不輟學,媽媽最大的煩惱就是沒法讀書,無法上學。媽媽的話對他的觸動很大,所以他在講述采訪過程的時候表示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努力學習。這個目的不是平時的說教可以達到的。還有一個學生說到,當得知爸爸長到15歲的時候才知道什么是飲料,才喝了平生第一罐飲料的時候,她的反應相當驚訝:“聽了爸爸的一番話,我感到驚訝和震驚,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喝過了不知多少種飲料了,國內的國外的都有,可爸爸在15歲才喝第一瓶……爸爸的生活狀況和我太不一樣了,我是否應該重新視審視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呢?是否要更加珍惜我今天所擁有的幸福呢?也許這些問題是要我們大家一起來想一想的吧!”她的話引起了同學們的深思。
2.交流心得體會。在發給學生的采訪記錄表上,“長輩寄語”一項是讓家長填寫的,我在看了家長寫給孩子的話里面,深深體會了什么是愛,我讀出來的是濃濃的愛子之情,在那些樸實的文字里寄寓了長輩多么殷切的希望和期待呀,我也讀出了家長是多么迫切地希望能把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經驗和教訓全部告訴給孩子,讓他們少走彎路,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準備和選擇。
3.我的收獲。在采訪后記里學生談到了自己的感受,他們的收獲遠遠超過了我所預計的,也許經過這次訪談,不僅僅是給了家長和子女一次交流的機會,更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們可以在這次活動中找到一種如何面對煩惱、困惑的生活態度,這才是我最大的目的和愿望。在孩子們的述說中,我相信我的目的達到了。
首先,加深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
●通過采訪,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父母,理解了父母。明白了父母能有今天的一切是努力奮斗得來的。
●現在我知道了爸爸小時候也是個淘氣的孩子,我對他更加了解了,我更愛爸爸了。
●與爸爸當時的生活比起來,我現在簡直太幸福了。我要好好把握機會,認真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
其次,在父母那里學到了對待生活,對待煩惱的辦法。很多學生都明白了誰都會有煩惱,最重要的不是為了煩惱而煩惱,而是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學生在后記中有很好的感悟。
●爸爸媽媽在我這個年齡有很多煩惱,可現在都已經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如果為我現在的一些小事不斷煩惱,那將是一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煩惱,我要學我的長輩更冷靜地處理這些煩惱。
看著他們寫的話,我真的感覺到了孩子們在成長,在成熟,這次活動一定在他們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遺憾的是,如果可以請到家長參與課上活動,效果會更好。
四、活動思考——讓心中的太陽照亮生活